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8 21: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文化-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文化-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

佛教知识论坛妙语禅心

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印光大师文钞)

为什么要尽一口气念?这是因为众生的心整天散乱,又没有空闲专一念佛,所以要在早晨抽出一点时间来心无杂念地念几百句佛号,以求和佛感通。

怎么才能做到心无杂念?方法是借气把心摄住,一气念下来时,气就摄住了心,使心无法散乱。但这要顺其自然,一口气有多长就念多少,不能追求多念,一勉强就会伤气。而且只能念十口气,不能念二十口气、三十口气,念多了也伤气。

念佛就是求得和佛心感通,这又需要把心系念在佛上,不缘想其它,原因是:三心二意,无法感通。“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这一句,是指口里念佛,心里缘世间法,念贪嗔痴,这就不能和佛感通。想一想:心里正起贪嗔痴时能和佛感通吗?绝对不能。不能感通,也就难往生了。而这里修十念法是借气摄住心,使心当时只缘在佛上。所以是没有杂念,一心念佛。由一心念佛,就决定往生。虽然念的数量少,但功德还是很深的。

下面是修十念法往生的实例:

这是说民国江苏无锡有个沈婆,心地善良、仁慈和蔼,为人

佛教行业知识

正直诚恳,喜欢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时总是尽心尽力,所以当地人很恭敬她。沈婆念佛修持没有人指导,只是有一次听人讲十念往生法,当时生了大欢喜心,深信不疑。从此二十年如一日,诚心诚意地修持。

民国十四年左右的一天,沈婆十来岁的小儿子在外玩耍,忽然见到从空中降下无数僧人,个个

学习佛教知识后的感悟

身形高大,相貌庄严,而且有夺目的光明,脚踩在莲花上。其中一位非常高大的圣僧,手持莲花,交给他母亲。忽然间,她母亲就坐在莲花上……他正看得出神时,姐姐叫他赶紧进屋给母亲送终。

等沈婆合眼之后,屋子里有奇异的香气,久久不散,也不知道香气是从哪里来的。

沈婆的往生成功来自两点:一是为人心地善良;二是功课每天坚持。她二十年如一日,诚心诚意地修十念法,虽然念得少,但每一次都跟佛心相应。这样日积月累,净业成熟,临终就感得圣众现前接引,得以往生。

净土法门就有这个好处,在世间工作生活的同时,还能修持佛法,而且能即生解脱,原因就是有弥陀悲愿摄持,以极简单的修法,每天念六字佛名,就在短暂一生中顿超轮回,高登净土。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没有这个法,

佛教的冷门知识大全

芸芸众生确实很难即生解脱!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099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573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