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8 09:2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文化-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文化-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

1、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2、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3、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4、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5、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6、古人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7

佛教与道教入门知识点区别

、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8、精进勇猛,有大愿力,难的会变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变为难。

9、有憎爱心,就有烦恼

佛教知识试题

;憎心一起,道心就退。

10、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

11、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 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 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 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

12、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 布施解脱自心。

13、坐禅要晓得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养,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14、修行用功,贵在一心。

15、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 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16、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进;年轻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须知“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 年人”,总要及早努力,方为上计。

17、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18、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19、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20、凡夫的境界,总是贪染财、色、名、利。

21、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 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22、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23、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24、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25、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 布施解脱自心。

26、修行悟道,易亦难,难亦易。如开电灯一样,会则弹指之间,大放光明,万年之黑暗顿

西双版纳小乘佛教知识

除;不会 则机坏灯毁,烦恼转增。

27、人曰:修行有三不足,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睡。不足食,取止饥不宜过饱,更不能求美味;衣 取御寒,宜服粪扫衣,更不能贪求美备;睡取调倦。不宜久睡,盖久眠长愚痴,多衣增挂虑, 过饱不便用功。

28、妄念人人皆有,然妄念起时,我自知之。知而不随,是谓不相续,不相续则我不为妄转;纵有 妄念起灭,亦不过如浮云之点太虚,

简单的佛教知识问答

而太虚固不变也。

29、真心为无价之宝,贤愚凡圣、天堂地狱、秽土净土,皆由他造作。佛祖教人显了真心,证自性 佛。人能将种种习气断尽,则真心自显,自佛即证。

30、放下一切,立地成佛,平常心是道,要能直下承当,及善于保养道体等等圆顿道理。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1222.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虚云老和尚禅语三十句;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552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