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中的九种食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8 07:3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中的九种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中的九种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中的九种食

佛教-佛教中的九种食
佛教-佛教中的九种食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食的种类有九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

所谓段食:分时间段啮碎而食者。以香味触三者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此段食即指寻常之食物,现代营养学之所谓的饮食,如米、面、油、果蔬等。

所谓触食:六识触对可爱之境而生喜乐,以长养身心者。即以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接触外境所前生的意识有张养身心之用。如黑白、软硬、冷暖、好坏等感觉。

所谓思食:意识思好事而生乐,资益诸根者。即意识思想所欲之境,期望自己能够向好处发展。如发生灾难时,人若有坚强的生存意识,活下来的机会就会大一些。

所渭识食:地狱之众生及无色界之有情等,以识资持命根者。依前三食之势力,产生思想、语言、行为三业、以业而得果报,形成死后转世轮回的力量,维持身命的连续流转。

所谓禅悦食:修行之人得禅定之乐能养诸根者。即以禅法资其心神、而得禅悦,即能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故称之为食。

所谓法喜食:修行之人闻法生欢喜,资慧命养身心者。听经闻法,可以令人增加智能

佛教知识问答测试

,打开心识,有益善根。

所谓愿食:修行之人发誓愿而持身,修万行者。即修行之人发大愿,利益众生,断烦恼,证悟真理,以愿持身,常修清净行。

所谓念食:修行之人常念出世之善根,而不忘以资益慧命者。即修行之人正念分明,忆持善法,信受奉行,心不颠倒妄想,不分别计较,不攀缘执着,得以超越烦恼。

所谓解脱食:修行之人终得涅槃之乐而长养身心者。即修行之人解脱恶业的系缚,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大自在。

这九种食中,前四种为世间食,后五种为出世间食。《阿含经》中,佛告诉诸比丘:当其专念,舍除世间四种之食,求办出世间之食,盖令众生但以世间之食,资养色身,不当贪着,须求出世间之法食,增长菩提慧命也。即佛认为世间食主要是用来活命的,只能增益身体,众生不可贪图其色香味等而心生贪执。众生真正应当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出世间食,因为它可以令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另外,佛门中还规定在正常的进食过程当中,修行之人要心存五种观想,亦叫“食存五观”,这既是一种修行,又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饮食之法。因此佛教的斋堂通常又称之为“五观堂”。

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r

佛学与修持的常识

佛教知识大全的书有哪些

dquo;。因此,在进食之时,应当想到米粮来之不易,要经过辛苦劳作的种植和加工处理、厨人的洗汰烧煮,所以进食应当心存感恩,体谅其由来的艰辛,如此而受食才能激发道心,培植福德。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进食之时,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德行与所作所为是否圆满,是否对得起面前的饮食供养,若是还有差距,心生惭愧,赶快用功修道,如此才可堪受供养。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进食之时,要谨防心念不正,远离诸种过失,对于那些所受的食物,不要因为其美味可口,就起贪念;也不要因为不合口味,就心生嗔怒。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这是分别心在作怪。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把所受之食当

佛教知识宝库下载安装

作是治病的良药,用以疗养身心饥渴,就是为了避免形容枯稿。令身体健健康康。同时,把进食当作是在吃药,亦可以抑制人的贪欲,并减少其浪费奢侈的习气。

五、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在进食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地想:我是为了成就道业,才受食的,如若不食,则身体羸弱,疾病缠身,既然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就无法来修行办道。因此,进取适当的饮食,才能更好地精进道业。

古德云:“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修行之人出家修行办道,内求佛法,以增长法身慧命,外受诸食,以滋养色身性命。在接受饮食供养时,不可以用贪嗔痴之心去计较受食的好坏,拣择受食精粗,而应该以惜福、惭愧、感恩、精进等心来接受供养,然后更加用心办道,不造诸恶,广增善根,以此功德才可以抵消施主的供养,才合乎佛教食之道也。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zhishi/2125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中的九种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中的九种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549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