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痛」并不等于「苦」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8 03: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痛」并不等于「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痛」并不等于「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痛」并不等于「苦」

佛教-「痛」并不等于「苦」
佛教-「痛」并不等于「苦」

一般人常把‘痛苦’连在一起讲,分不清‘痛’与‘苦’的区别,多半认为痛就是苦、苦也一定会痛,把两者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有极大的不同。‘痛’ 是肉体上的,例如当身体受到种种折磨、伤害,或是被东西打到、撞到时,神经一定会感觉到疼痛,这是人体的正常现象,否则就不是人类,而是植物、矿物了。根据历史记载,释迦牟尼佛也有肚子痛、背痛的时候,这表示成了佛的人,身体还是一样会有疼痛的感觉。但是佛的心里不会觉得苦,苦是精神、心理上的。

‘苦’有很多类型,例如‘生、老、病、死’苦:对‘生’的贪恋、执著,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事;看到自己随著时光流逝而年‘老’力衰、疾‘病’丛生,心里却有所不愿,也不甘心承受时,就会觉得苦;或是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无论是自己或是亲人过世,心里都会遭遇很大的冲击而无法接受,这些都是苦。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有希望得到某种东西却得不到的‘求不得苦’,以及由人际关系所带来的‘爱别离苦’与&l

藏传佛教知识入门

squo;怨憎会苦’─无法与亲爱的人相聚在一起,却舍不得分离;或是放不下与怨家的仇隙,却偏偏时常与怨家相遇。除此之外,像忧愁、恐惧、嫉妒、憎恨、怀疑&he

佛教知识下截

llip;…等负面情绪,都会让我们感受到人生是苦的。

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痛是身体上的,苦则是精神上的。身体上的‘痛’,在活著的时候无法解脱,但只要等到死亡、肉体消失之后,痛也就不存在了;‘苦’则是永远的,因为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如果在精神上放不下,即使死亡之后,都不得解脱。而且,当我们的心苦到极点时,往往也会引起身体上痛的感受,例如有时我们会说‘心好痛’,但实际上,此时是因为太伤心、放不下,情绪上愁苦的感受太强烈了,才会使人觉得‘心如刀割’,痛到无法承受,但其实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苦。

然而,如果自己的辛苦有所报偿、回馈,就会觉得很安慰,即使历经千辛万苦

佛教文化知识问答蒙文

、受尽煎熬,等到苦尽甘来、享受成果时,仍然会乐在其中。由此可见,当感觉不自在时,就会觉得苦;对于未来抱著希望时,就又不苦了。所以,‘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感受,而会随著外在环境不断地转变。

因此,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放得下,随时随地面对现实、处理现状,而不恐惧、不逃

佛教珠宝知识讲座视频播放

避,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尽心尽力处理之后,又能够不在乎结果,就能保持心情的平静,不再受苦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shengyanfashi/2134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痛」并不等于「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痛」并不等于「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541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