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
问:有时候想看其他法师的东西,可不敢看,因为怕杂修了。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三个老师三条路,四个老师就变成了十字街头。包括今天来听你讲经,我都考虑了好久才来,但还是担心,因为我一直是一个师父,不敢多看。(哎呀,真是为你深表同情哦。你来听这个经,还有这么大的心理包袱,向你表示道歉啰,对不起!)今天听了你讲经很受益
大安法师答:我们修行佛法一定要洒脱一点,安心,安乐。不要学来学去,学得这么左右为难、忧虑重重,左不是,右不是:整个的就完蛋了。好像我也听其他居士提过这个问题。
我们修行佛法,怎么修?什么态度?怎么去求善知识?首先我们是佛弟子,建立一个原则:我们是听佛的话。佛要
也请大家放心,我在这里讲,没有给你增加一条路,我只是一条路。信愿持名自古以来就是一条路嘛,还有二条路、三条路、四条路吗?如果跟佛经讲得相应的,你就听;跟佛讲得不相应的,坚决不听:我们是佛弟子。这就是参访善知识,因为我们信愿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是要求善知识给我们解决一些疑问。但这条路是两土世尊给我们铺设的,没有第二条路、第三条路。
那参访善知识有一条:学无常师。谁说只有一个善知识啊?学无常师啊。释迦牟尼佛刚出家的时候,为了求得这个解脱之道,他参访外道善知识也参访了很多个呀。最后对于那些外道的东西,他一下子都达到目标,就是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他也觉得不究竟,才放下,自己在菩提树下夜睹启明星悟道。在大乘佛法,那这个禅宗他都是参很多善知识的,芒鞋踏破呀,走遍千山万水呀,求种种善知识抉择啊。那这个禅宗善知识都会观机:你到我这来,但是你跟另外一个禅师会有因缘,你到另外一个禅师那里去。
我们《华严经》讲,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座下开根本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得到的利益有多大?但文殊菩萨没有说:“你只能在我座下学啊,你不能去其它的地方,不能走二条路、三条路啊。”文殊菩萨不仅不这样说,而且主动跟他介绍善知识:“你现在去参德云比丘。”这个善财童子还舍不得呢,恋恋不舍的
学无常师是孔子说的,儒家文化更是强调这一点。就孔子本人,他都求学了很多老师:向老子学,学音乐向师襄学,甚至8岁的小孩有智慧,他都可以虚心不耻下问。到了太庙,“子入庙,每事问”,每个事都问,这个是干什么用啊?这个祭器怎么回事啊?怎么来历呀?这是我们儒、佛两家告诉我们求学、修道的方法:学无常师呀。
怎么会变成这个东西呢?这个大家如果听听小品,笑一笑也就可以;你真的这么当真,听一个法师来讲,还要这么矛盾,这么反复,这么担心,甚至往生是不是有把握,都表示怀疑。对你这么问题,我本人都也水平不够,给你增加这么强的心理负担,表示歉意了。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143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这种说法对吗;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