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7 10: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佛教-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佛教-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佛教知识大字典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无量寿经》

“十念皆生我国愿”,这一愿,历来的注经家都认为是四十八大愿的眼目,是实施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之大慈悲、大智慧的高度结晶。从修行的功夫来看,没有提任何条件,只要你十声念佛。

这个十声通平时,通临终。你只要具足信愿,平时念十声,阿弥陀佛也会让我们往生!

当我们看这一

佛教基本知识豆瓣

愿,是要领会阿弥陀佛那种大慈悲心、大救度的力量。但也不能说:“我只念十声就可以。”

为什么要在十念之前有“乃至”二字?“乃至”就是指你最低限

佛教知识和学问

度!如果很忙,条件不允许,你就哪怕只念十声。

怎么学佛教入门知识视频

但是,佛高兴的是希望我们多念,上限是多多益善。能够念三万、五万、十万,佛当然就更高兴了。所以有上限,有底限。我们不能为了自己懈怠放逸而去取底限,还是要取上限。

在理上相信十声乃至一声都能往生,但在行为上要念得越多越好!这样来领会,比较好。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165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514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