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7 01: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

文化-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
文化-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

【原文】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傍,一如干草,才触即

佛教建筑知识科普

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也。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者也,然而犹可镕也。其四如水,

佛教寺庙知识大全视频

不惟不燃,反能灭火者也。然而隔之釜瓮,犹可沸也。其五如空,然后任其燔灼,体恒自如,亦不须灭,行将自灭也。初一凡夫,中属修学渐次,最后方名诸如来大圣人也。《竹窗随笔》

【译文】

当人们面对世间财色名利的境界现前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今以比喻来说明:譬如聚一堆火在此,有五种东西放在旁边。第一种如干草,才触及火苗即刻便燃烧了。第二种如木柴,虽不会即时燃烧,但只要吹几口气,也就燃烧了。第三种如铁,铁遇

佛教基本知识十善

到火是不可能燃烧的,然而被火烧到一定的热度,也会熔化的。第四种如水,水不但不会燃烧,而且还能把火熄灭。假如把水放入釜瓮中,还是可以把水烧沸的。第五种如虚空,虚空是没有形相的,任你烈火怎样焚烧,虚空的体性永远安然无损,也用

藏传佛教学习什么知识

不着去灭火,火势自然会灭。第一种比喻凡夫,中间三种比喻修学佛法渐次由浅至深的工夫,最后一种才是诸佛如来大圣人的境界。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181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人对世间财色名利的不同反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498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