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6 03:4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七佛以来,犹为蚁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佛教-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佛教-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建祇桓精舍时,众人正在挖墙角,看到一堆蚂蚁。佛陀当时看到蚂蚁就微微

藏族佛教的知识点总结

一笑,佛不会无缘无故地笑。阿难就问佛何缘笑?佛说,你看这些蚂蚁,七尊佛已在这个世间示现过,它们还是蚂蚁。

七佛是佛门里常常讲的,是哪七尊佛呢?我们上一劫叫庄严劫,这一劫叫贤劫。庄严劫有三尊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这是庄严劫最后的三尊佛。我们贤劫已经应化的有四尊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佛。

那为什么这七尊佛经常连在一起讲呢?这是指一

藏传佛教基础知识普及

个菩萨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因证果,已经断尽所有烦恼的时候,还要用一百小劫来修相好(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最后才示现八相成道,教化众生。这一百小劫里面就含有这七尊佛。

在净居天(色界天里的五不还天),能够见到一位菩萨经过一百小劫修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过程。这是讲一个概念,时间很长。

那么这个蚂蚁,它也有一个“我执”,它执着蚂蚁的身体,它今生是蚂蚁,下辈子还是蚂蚁,它认为蚂蚁这个身体很好。

我们看到蚂蚁很苦,但是蚂蚁自得其乐。就好像厕所里面的虫,我们看到它很苦,但是它认为它很快乐,在粪便里面钻来钻去,其乐无穷。由于它有个“我执”在那里,所以七佛以来,乃至多佛以来,它还是蚂蚁,出不来。

所以彻悟大师说他每当谈到这些众生轮回的剧苦之时,汗毛都竖

佛教知识前因后果有哪些

起来,毛骨悚然啊;每当念到三恶道剧苦的时候,五脏六腑都在焚烧啊。

祖师对生命、对轮回有着深刻的敏锐性,哪像我们一天到晚麻木得很,幸福的生活甜如蜜啊。开点什么车,弄点什么冰箱,就觉得这个世间好得不得了,对这种苦难很麻木。

所以我们现在要痛念生死啊,这个生死问题不解决就“如丧考妣”啊!考妣就是父母,父母去世了,尸体停在这里,你这时候不能怠慢,赶紧要办丧事,把后事处理好。这时候其他再紧要的事情都要放到一边去,都是怎么处理父母的后事,如丧考妣啊!

禅宗也说未悟之前如丧考妣。我们生死未了就得要有这种心态,就像父母去世了,停放在那里,你赶紧要办这件事情一样;如救头燃,头都燃上火了,你还能想其它的事吗?

所以你想想我们念佛人,有没有这种真为生死之心?如果真的是如丧考妣、如救头

佛教新知识大全

燃,一天到晚还能泛泛悠悠的吗?叫他念佛,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他还说“哎呀,我没有时间啊,我很忙啊,等我退休以后再说吧”。

等退休以后,头都烧焦了;父母的尸体停在那里,早就腐烂了。你能忍心吗?

从中我们看到为什么这个“万修万人去”的法门,最后怎么成了“易往而无人”了?我们不具有真为生死的前提啊!

所以彻悟大师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句话我们要好好地去体会,去落实。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217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七佛以来,犹为蚁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七佛以来,犹为蚁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463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