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释迦牟尼-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6 02:3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释迦牟尼-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释迦牟尼-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释迦牟尼-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之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译作应器、应量器。钵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

在律制上,规定钵有“体”、“色”、“量”等三法。

&ld

佛教基础知识是谁写的书

quo;体”指钵的材质。《四分律》中提及钵之种类云:“钵者有六种,铁钵、苏摩国钵、乌伽罗国钵、优伽赊国钵、黑钵、赤钵。大要有二种,铁钵、泥钵。”禁止使用由木、石、金、银、琉璃、宝、杂宝所作成的钵,并以此简别在家和外道。

“色”指钵之颜色。《四分律》限用黑、赤两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不准熏染其他颜色。

“量”钵的容量。《四分律》卷九举出大、中、小三种。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但是根据唐代

佛教讲孕育的小知识

的量法,应是一斗至五升之间。

比丘不得储存多钵,护持钵当如护持自己眼睛一般,应当常以澡豆洗净除去垢腻。钵损坏时,若五缀(五种修补方法)而不漏,则不得求新钵(经修补后再用的钵,即称五缀钵)。钵置于地上时,若有转倒之虞,则当作钵支以安置之,携带时则应收入钵囊(或称钵袋、钵络、络囊)。

钵的由来

据《佛本行集经&midd

佛教知识动画视频大全集

ot;二商奉食品》中说:佛陀初成道时,北天竺有帝梨富娑与跋梨迦两位商主,将“糗酪蜜搏”供养佛陀。

佛陀思惟:往昔

佛教知识欲望有多大了

诸佛,皆是持钵受供,我如今当以什么器皿受二商主食物供养。这时四天王知晓,立即以金钵奉上,佛不肯受。四天王又以银钵、玻璃钵、琉璃钵、赤珠钵、玛瑙钵、砗渠钵相继奉上,佛陀皆不受。

这时四天王以石钵奉上,佛陀又思惟,如若只受一钵,其他三位天王必将产生烦恼。佛陀将四钵相叠安置在左手,再以右手按下,合成一钵。而说偈言:

我昔功德诸果满,以发哀悯清净心;

是故今四大天王,清净牢固施我钵。

包钵的袋子,称为钵袋或钵囊。为三种袋(钵袋、药袋、杂袋)之一。《有部毗奈耶杂事》讲到有比丘走路时以手持钵,不慎摔破,后来佛陀教其以衣角裹之,还是又摔破。最后佛陀便教其制钵袋放置。现在的钵袋,挂于肩上用于行路时装钵,其材料及大小并没有特别的规定,被列为尼师坛的特物(随物)之一。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zhishi/22197.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461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