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6 01: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佛教-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佛教-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点傲慢心生起来?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觉得我很了不起?自已的心念是最清楚的。慢慢把佛法的智慧用到生活当中,就会制止自己不好的行为,像杀盗淫;能够制止不好的语言,如两舌、恶口、绮语。

从三归五戒好好来做,一切恶从现在开始断,一切善要积极努力去行。看上去大家都懂,但哪一个人能从断一切恶好好地认真去做?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佛教细节知识图片大全

。所以真正地学习佛法,像刚才说的,就是从我们的生活当中脚踏实地地去做,身不能去杀生,不能去偷盗,不能去邪淫,如果能这样,那你看看这个家庭会怎么样。有嘴巴不能打妄语,不能骂人,不能两舌挑拨离间,不能说那些无益的话,你可以看看自己把关得怎么样。

所以佛成道以后就说:“善护于口

佛教知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简单来说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西藏佛教金刚冷知识

是诸佛教。”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第一句说“善护于口言”?很简单,我们看现在的人,犯过失最多的就是口。说话时这个话能不能说得得体?很容易就犯过失的。就身心的行为来说,如果行为没有离开杀盗淫,口没有离开妄语、两舌、绮语,你说你的心能直接达到清净吗?所以不

佛教旅游知识点大全书籍

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而是要从我们的行为,从我们的语言上来改变,慢慢地来改变自己。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220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459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