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把「空性」当成休息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想把它安定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水最深层部分,很奇妙,我想到我的心,落入到水最深的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就定下来了。然后这个时候,我就听不到外面谁在吵、谁在讲话……
可是问题来了,就是这个时候,我虽然已经收摄到大海的深处了,但是我觉得我这时候就忘记念佛。我的意思是就是刚刚师父您提到的,一个是安住真如,一个是提起正念导归净土,我觉得这两段我没有办法连接。
净界法师答:你要强迫自己,告诉你自己,空性不是你的究竟处,它是你的过程而已,你一开始的定位就要很清楚了。
所以小乘人修空跟大乘人修空是不一样,小乘人把空性当究竟,所以他跑不出来。我们是以无所得为方便,我们是把空性当成一个休息站而已,这两个心态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一开始在修《楞严经》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它不是一个究竟的法门,它是一个
你的终点站,一定要导归到净土去。你安住空性以后,那个空性一定要跟你净土的功德,做最后的连结,一定要连结到净土去,这个才算是你大功告成了。
“空性”我再讲一次,空性只是让你暂时的休息。所以
人生不是追求轻松而已,是不是?“你是要往生净土的”,关键在这!所以你的目标很明确。为什么要发心?你一开始发心就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目标要很明确,因为佛陀佛法太广泛了,法门太多了,它不像基督教只有一部经典。你深入佛陀法海,你会觉得它有很多很多的法门,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引导。
所以学佛之前,为什么要先发菩提心?就是设定你的目标,你的定位是什么?这么多的佛法进来,你怎么去安排你的定位,最后就是你的目标、发心。你的发心,你是为了要求生净土,才修学佛法的,目标要很明确。
所以你看,诸位!我们其实上了很多般若的经典,我们也偶尔都会再讲一讲净土,我们一般是这样,我们的规划就是:大概一部般若,然后顶多两部般若的经典,让“大家离一切相”,然后再讲一讲净土,有没有!会提起一下,讲讲净土,然后再讲般若,再讲讲净土,就是这样!怕你在离相的时候,你就忘了你最终的目标了。
所以诸位你自己内心的操作,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次第啦!你现在走在哪里,走到哪一个阶段,你自己要很清楚。你自己心中的历程要很清楚,你要善调其心!
“是你要去引导内心,不是用内心来引导你的”,你说:哎呀!我在空性
你要用你的目标,来检查你的内心,看你的内心跟你的目标,是不是相随顺,如果不是,你要强迫地调整它,你必须做得了主。而不是说你的感觉很好,你很轻松的,关键这不在你的规划当中,就不可以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308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把「空性」当成休息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把「空性」当成休息站;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