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3 12: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佛教-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佛教-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有弟子困惑于“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的问题。

我们来到人世间,最重要的功课是处理“因果”这一块,但不只是“法俗眷属”(冤亲债主)的因果。如果我们只执着于处理前世因果上面,可能就忽略了修行最大的本质——处理你的“心”。

在修行过程中,当你的心扩张到&

佛教十大基本知识

ldquo;可以接受这一切”了,所谓的法俗眷属、所谓的仇恨自然就不存在了,这一点是非常微妙的。这样说吧:当初你为什么要打架?一定有理由,这辈子我欺负她,下辈子

佛教的基础知识讲解

换她来欺负我。这样下去冤冤相报何时了?

但如果你能回到最早的那个当初,你想欺负人的那颗心,或者是你被欺负后,那颗委屈的心把它化解掉,才能真正解决痛苦的根源。

从十二因缘来说: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然后又回到无明,好像链条一样环环扣成一个圈。在轮回当中,你要怎么样才能够破除掉十二因缘,超越生死、脱离轮回?十二因缘根本就是一个轮回的圈,十二因缘实际上是三世两重因果,现在、过去、未来,它是三世因果的链接,每一个都环环相扣,你走到这一环没打破,肯定是往下一环走,逃脱不了。

但是你要怎么去破这个环?只要把其中一个环剪断,就瓦解了。简单的说,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它也是一个轮回,你报复我,我报复你。

其中有一次你到我这里来了,我理解你所受的委屈,你报复我,我可以理解,也能接受,而这个接受是心甘情愿,而不是忍耐的。当然这部分是通过修行去获得的,通过修行去扩充你的心量。

而不是师父跟你讲:你要去接受,你要去容忍,你就破除掉了,这是假相。这部分要一步一个脚印去修,没有捷径的。绝不是说:你被欺负,你就要一直忍耐才是修行。我必须告诉你:强迫自己忍耐就是牺牲;有牺牲就有委屈;有委屈就会压抑或报复。

而报复的心,哪怕你包装的再好,未来重复的事件还要再来,此生不超越,来世再相见。下辈子你还是会愤恨,还是会烦恼,就因果来说,还是一样没有过关。

所以,在我们修行中,很重要的是,你必须能看到你自己的起心动念。你要去察觉到自己的内心,当出现这种让你委屈、受不了的时候,你首先看到的不是委屈,而是看到:为什么这件事会让我觉

佛教因果报应知识

得委屈?

比如:有的先生不回家,太太觉得无所谓:他回来我还得伺候他,不回来我还能轻松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但有的太太就受不了。为什么她会受不了,这时候应该看到的是“为什么她会感觉受不了?”,而不是去看“让她受不了的这个事情”。

再比如:当我们口渴时,我们的心会想要喝水,我们去拿一杯水来喝,这就是我们抓住自己的心了吗?错,这只是察觉而已,察觉到我的需求,

佛教瓷器知识讲解

我感觉到口渴,我需要喝水。

那么重点在哪里?重点在当你没有水的时候,你的需求不能被满足的时候,你能不能去看到你所产生的愤怒、怨恨、烦恼,并且去降伏它?降伏的意思是:我们能够去掌握它,而不是去压制它。当我们能够做到看到这些压力、烦恼时,还能不当一回事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修行进步。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322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358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