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三宝-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3 11: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三宝-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三宝-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三宝-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三宝-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①。”有专执前之二句者,终日营营,惟勤募化,曰吾造佛也,吾建殿也,吾斋僧也。此虽悉是

佛教知识扫盲书籍大全

万行之门,而有二说。一则因果不可不分明,二则己事不可不先办。

或曰:“果如子言,则佛像湮没,谁其整之?塔寺崩颓,谁其立之?僧饿于道路而不得食,谁其济之?人人惟办己事,而三宝荒芜矣!”曰:不然,但患一体三宝②荒芜耳。

世间三宝,自佛法入中国以来,造佛建殿斋僧者时时不休,处处相望,何烦子之私忧而过计也。吾独慨夫僧之营事者,其瞒因昧果,不惧罪福

查找佛教的知识

,克减常住,藏匿信施者无论矣。

即守分僧,而未谙律学,但知我不私用入己则已,遂乃移东就西,将甲补乙,或挪还急债,或馈送俗家。不知砖钱买瓦、僧粮作堂,枉受辛勤,翻成恶报,是则天堂未就、地狱先成,所谓无功而有祸者也。

中峰大师训众曰:“一心为本,万行可以次之。”则所谓己事先办者也。己事办而作福事,则所作自然当可矣。至哉言乎!为僧者当铭之肺腑可也。

【注释】

①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据佛经中载:有兄弟二人出家,一人专门修慧而不修福,后虽证罗汉,却没有人供养。另一人专门修福而不修慧,后转世为皇宫中畜养的大白象,满身挂着璎珞。

②一体三宝:《四明尊者教行录》:“言一体者,上至诸佛,下至蠢动,无不具此三宝也。所谓实相妙体即一而三,名秘密藏,如世珍琦,通名为宝。即今诸人本有觉性是佛宝,此性无染清净是法宝,此性柔和无诤

佛学常识大全图片

是僧宝。”

【演莲法师译文】

古时有一首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有些人专执此偈的前二句,整天奔走不休地到处募化,自称:“我这是为塑造佛像啊”,“我是为修建殿堂呀”,“我是为供养大众僧呀”。这些虽然都是属于广修万行中的事,但也要注意二点:一是因果不可不分明,二是自己的生死大事不可不先办。

有人问:“如果照你说的意思,那么佛像败坏了,谁去装修?塔寺倒塌了,谁去兴建?僧众为了修行而没有粮食吃,谁去供养他们?人人都为着办自己的事,三宝必将荒废而无人管了。”我认为不至于那样。我忧虑的是出家人把自性的三宝荒废了,那才可惜!

至于世间三宝,从佛法传入中国以来,造佛建寺斋僧的人,时时不断,处处都有,用不着你牵

佛教基本知识心法的论文

肠挂肚,过虑担忧。我只是为那些忙于经营作事的出家人慨叹。这其中有瞒因昧果,不惧罪福,克减常住,盗窃信施的,且置之不论。

单就守本分的僧人来说,由于不熟悉戒律,以为我只要不把常住财物私占己用就行了。于是移东就西,将甲补乙,或挪用现钱还急债,或以公物赠俗家。岂知买砖的钱不可以用于买瓦,供作僧粮的钱不可以拿去修寺。如果无知错用或挪用,枉自辛勤劳苦,反而成为恶报。

正像俗语说的“天堂未就,地狱先成。”也就是所谓无功而有过啊!

中峰禅师对大众训示说:“修行应当以明心为本,其它的万行可以作为次要。”这也是教我们要己事先办的意思。自己的生死大事办妥贴了,再去作种种的福事,则所作的自然都能正确无误。因此中峰禅师此语实为至理名言,出家人应当铭记心中。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3245.html

以上是关于三宝-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三宝-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356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