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8-03 01:2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不能以“恭敬心”去布施,不能以“欢喜心”布施……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心态。或者“贡高自大”而布施(这就是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有一个成语叫“嗟来之食”——碰到饥荒的年代,很多人施点粥饭

讲解佛教知识会不会被限流

,这是好、善事,然而他对人家饥饿的人却是很轻蔑,就说“嗟”。

100种佛学常识

“嗟”就是“喂”。“喂!给你!”就是这样布施。正好碰到很有刚骨的人,就说:“我就是由于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个样子。”

这就贡高自大而布施,认为自己了不起,“你们这些快饿死的人,我有很大的优越感”。这就是没有恭敬心。

一个菩萨布

佛教知识 微盘

施,一定要恭敬心,要平等心。或者接受布施的是一个邪知邪见的人,那么这样就等于你在一个很贫瘠的土地上耕种。下的种虽然多,但所

佛教基础知识四相

收获的却是很少。这叫“施多福少”。

相对应的是“施少福多”:如果在布施的时候,你以“欢喜心”布施,你以“恭敬心”去给予,以“清净心”去给予。清净心就不求回报。

如果你说“你很困难的时候,我给你一顿饭吃,给你多少衣服;等你发达的时候,你得要几倍给我”,那这就是交换的行为了,放“高利贷”了,这就不清净。因为真正布施“三轮体空”,不求回报。

或者你所布施的对境,正好是证到圣位的阿罗汉,或者是法身大士、菩萨,那你就幸运了。就好像你在一个肥沃的良田中,下的种子虽然少,但收获的却是很多。你看这里面就比较复杂了:布施多,反而福报少;布施少,反而福报多。有这种不同的情形。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3415.html

以上是关于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339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