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怎样发菩提心呢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菩提心-怎样发菩提心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发起菩提心呢?
四心具足,真正圆满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有四种发心,如果都能够做到,才算真正圆满发了菩提心。哪四种发心呢?
第一种发心,正发菩提心。文中说道:“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这是说,正发菩提心有三个条件:一、不求现世名闻利养和后世人天果报。二、具足出离心,“唯
第二种发心,真发菩提心。文中说道:“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这是说,真发菩提心,就要离开虚伪。一、要有真实成佛利益众生的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菩提心的内涵。二、具备坚固不退的心,即“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也是我们常说的,“假如热铁轮,于我头上旋,终不因此故,退失菩提心。”
因为知道众生在六道受苦,而六道众生无一不曾为我们的父母。决定度他们成佛,不论成佛的路有多远,不论众生多么难度,为了让一切如母之有情得到究竟安乐,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才是真发菩提心。
第三种发心,大发菩提心。文中说:“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第四种发心,圆发菩提心。文中说道:“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这是说,发心到究竟处,不见一法离开心而别有。所谓的众生、佛道都是自性本具的,没离开自心
以上简单介绍了四种发心标准。有了标准才不不会落入邪心、伪心、小心、偏心。我们懂得了怎样发心,就要在生活中去落实。
善用其心,随事发愿
印光法师倡导佛弟子常诵《华严经·净行品》,依于经中所说,举一反三,随事发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净行品》中文殊菩萨告智首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意思是,如果能够善于用心,一切往道上会,就会收获各种殊胜微妙的功德。
善用其心,随事发愿,这就是修行的方便和下手处。若能一切时处念念不忘众生、心心直趣菩提,所做的一切皆可与道相应,都是成佛的资粮。
发菩提心,不忘自度
很多年前,香港圣一老和尚在世时给我写了一句话:发菩提心度自己。通常
由此感叹,学佛之语容易,行佛之行就难了。发菩提心,不要忘了度自己,不要忘记度众生!
隔山隔水不隔情,一句弥陀心相通。
借事练心戒急躁,善愿遍施诸有情!
请大家和我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
愿大家如说而行,福慧增长!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3844.html
以上是关于菩提心-怎样发菩提心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菩提心-怎样发菩提心呢;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