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不在-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说: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是啊,知恩就得图报父母。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和动人的教诲。
《论语》说:对父母的孝,对兄姐的悌,是仁之本也。儒家强调守孝,小孩三岁了,才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儿女也应守父母坟三年,以此提倡报恩。
儿女报父母恩,并不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只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因为,这只是恩的回报,不是无私的奉献与施予。而父母之于儿女,就不同了。
在古代的日本某个地区,有一恶习,父母老了,就该被背到山上抛弃。一逆子背母上山,老母一路折树枝丢于地下。逆子抛母于山上正准备下山时,老母却对他说:此道你初次走,不要迷路了,这山上猛兽出没,回去时,顺着
据说,鳝鱼护子非常感人。一条鳝鱼冷水中文火慢煮,鳝鱼在渐热的水中,总是头尾向下,中间
人们常说,一个母亲可以养活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却养不活一个母亲。
有人说,年轻妈妈是个宝,老了的妈妈是棵草。
有人爱幼恶老;有人厚葬薄养;有人娶了媳妇忘了娘。
人都会老的,许多做儿女的,有一天,也会当父母,到时,儿女也如此待你,你该怎么办呢?现实中,这种事不是没有,还经常发生呢。
曾经,一个三口之家:儿子、孙子、爷爷。儿子命孙子帮忙把爷爷用筐抬上山,抛在山沟。抛完后,孙子把筐带回家。儿子叫他把筐扔掉,孙子说:留着,下次抬你上山还要用的。你看,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
有时,当孝与忠、情等相遇时,便要做很痛苦的抉择。
当年,魏帝曹丕问臣子,当君王与你父亲同时生重病,但药丸只有一粒时,你先救谁?这问题,只有一位叫邴原的名士,回答说要把药给父亲,在这,孝颠覆了忠,我们不知是否应为之鼓掌。也有妻子常问丈夫,娘子,我与郎君你的母亲同时落水,你会先救谁呢?不知做丈夫的该怎么圆满地回答。
不管怎样,我很欣赏西方的一个趣谈:公寓失火了,犹太人急着搬自己的保险箱,美国人急着抱太太,中国人则急着背老母。
天下的儿女们,常回家看看父母吧!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3977.html
以上是关于不在-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不在-一旦父母不在,哪有儿女归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