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四种障道缘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8-30 01:1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四种障道缘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四种障道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

西游记中的佛学常识

:四种障道缘

障道缘其实就是阻碍人修行的根本。像佛教之中有许许多多的

佛学常识问答

仪轨。但很多人却不能持续去遵守。所以便犯了各种戒。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你连基本的规矩都不遵守。又怎么能够修行呢?所以四种障道缘就出来了。障道之缘。说之不尽。此四种障。对念佛者。较有普遍性。

「文化」四种障道缘
「文化」四种障道缘

任务观

任务观就是指你这个人学佛很有功利心。例如你念佛诵经只是为了念而念。为了做功课而去做。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佛经里面的含义。所以有这种任务观念的人。必然压制了学佛的轻松、自在、快乐的内 心受用。将虔诚、自愿、轻安、愉悦、受用的佛法变成苦恼、被动的束缚。忘记了佛法就是生活之法。忘记了修行就是修心。

功德观

功德是修行人时常能够见到的词汇。但真正明白功德是什么的人却很少。有的人还把功德和福德搞混了。真正的功德并不在事相上。也不在修法上。更不在诵多少经、念多少咒上。功德是与本性相应。它是内心世界脱离了烦恼的一种清净无染的状态即无念、无知、无见。它是自我性德显现的一种悟证。

名相观

佛经之中经典数量是海涵的。各种名著极多。所以如果你有名相观。那么说明你这个人只把眼光放在经典上。去研究表明的内容。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去消化它。变成我们的功德。如此最后得到的是佛学。而非佛法。不是学佛人。经典律论诸多名相。不过是如指引月

佛学常识100例

。若死在名相上。必背离佛理。全佛是心。全心是佛。离此则背离佛法的究竟。不能开智慧。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所知障会遮蔽本觉的清净心。

仪规观

佛教为了接引信 众设了许多仪规。如寺院的早晚殿课诵。禅宗的禅堂。密宗的坛场。净土宗的佛七、念佛会等都有许多仪规。很少有人明白仪规的作用。而起执著心。佛门的仪规是修行中起摄心作用的。是一种礼节。

阅读推荐:能见佛光的四种宿缘能

佛学常识 先天缺陷

见佛光的三种现因念珠的功德

原文出处:

佛学小常识禅源集

https://www.12ky.com/foxue/changshi/924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四种障道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四种障道缘;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26.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