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31 20: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色受想行识的生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佛教-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佛教-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佛陀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五个部分,第一个是色蕴,就是我们的外境,一切的物质世界;第二个是受想行识,它是一个精神层次的内心世界,我们先从外到内,从外层先看起。

第一个色蕴,一个人的色身跟你造的业没有太多关系,绝大部分都是过去的业变现出来的,当然你去整型例外,你的业绝大部分是过去生你造了

佛教修心知识有哪些书

什么业变现出来的,所以色身不怪你了,不怪今生的你,要怪怪前生的你,它是业力变现出来的,所以色身、物质世界是业力变现出来的,你修行很难改变很难改变。这个色身是业报身。

受,这个感受也受业力的影响,就是我们的心跟外界接触的第一刹那是苦受乐受,快乐的人,当然福报大的人快乐的时间多了,罪业重的人痛苦的感受多。

第三个是最厉害的想,当你产生感受的时候,你起什么样的想像。所以现在很强调做正面的思考,因为我们改变不了过去的业力嘛,你遇到痛苦,你也可以说这个是人生的历练,你就产

抖音上可以说佛教知识吗

生激发;你遇到痛苦你也可以自暴自弃,你说上天对我这么不公平啊,你也可以自暴自弃,所以这个痛苦到底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相状?因为感受没有相状,相状是你安立的,你可以安立它一个相状,这个相状可能会伤害我们,这个相状也可能帮助我们。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诸位知道吗?提升我们的想像力,真的是这样,想蕴是很厉害的。

你看我们为什么愿意布施,因为我们知道布施有功德,我们产生功德想像,所以想蕴于境取相安立名言,你要能够去学习圣人是怎么想像的。所以学佛陀的经典就是学佛陀遇到事情的时候,当外道骂他的时候,当外道刺激佛陀的时候,佛陀他是怎么想的,他怎么想这件事情的,所以我们讲佛陀住世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陀的思考模式是什么?他为什么成为佛陀?他有正确的思考嘛。

但想蕴有一个问题,它是

佛教基础知识如何回向

生灭的,它想完就没了,最可怕的告诉大家:行蕴,这个是我们最严重的。行蕴是想像想久成性,就是讲习性,就是你的行蕴,想蕴是一种造作,但是它想久以后

知识分子佛教

这个想蕴结束以后它转成行蕴,行蕴是很多很多想像的累积,就是你的习性,等流习惯,你习惯性的思考就是行蕴,也正是它在主导我们的生命,但是它是怎么来的,它是想蕴而来的,行蕴本身没有调整自我的力量。

所以当这个行蕴错的时候你也要靠想像来修正它,但是行蕴是想蕴的数数造作留下的一种功能,强大的功能。

那么识蕴就是把前面的功能全部保存下来,识它没有造业功能,它只负责保存。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432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色受想行识的生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色受想行识的生命;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249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