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学」其它:佛学研究的时代性(李映庭)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8-30 00:2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学」其它:佛学研究的时代性(李映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学」其它:佛学研究的时代性(李映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其它:佛学研究的时代性(李映庭)

2020-09-26 15:25

其它:佛学研究的时代性(李映庭)


佛学研究的时代性

李映庭/辑录

有些

太虚佛学常识南怀瑾

人认为佛学可以做纯学术性的研究。不必涉及到个人是否信仰佛教的问题。但是。在佛陀所有的教法中。皆是为了让追随者「离苦得乐」。在佛法的学习上。知识的取得是为了自我疗愈。为了突破看似不可避免吾人不断重蹈覆辙的轮回苦。为了训练当吾人遇到困境时。当如何思惟抉择出最佳处理方式的思辩能力。平日学习佛陀的教法时是不得不做相类似的仿真练习。到真正遇到困境时才能自发性地为自己解围。因此。经历了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佛陀的教法不但没有过时。更应深入研究以提供人类未来的出路。就有如历代祖师大德们所做的研究。学术与信

佛学常识解答

仰之间据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所述。佛陀证悟后在世间弘法度众。实为「我今开甘露味门。若

佛学的小常识

有信者得欢喜。于诸人中说妙法。非恼他故而为说。」的精神。该论更进一步地指出「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此中「智」是指正确的思惟抉择。若不能正确的思择。则在面对浩瀚的佛学资料时。必然不知如何入门而手足无措。 事实上。佛陀是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世人如何超越看似不 可免的痛苦框框。教导我们如何从「不明理→身不由己→痛苦」的轮回中解脱出来。也是说明由凡入圣的方法。其实。佛教所说「转迷为悟」之「转」的智能。正是佛教徒思辩能力的养成。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不只是为了说明世间真相。更进一步要人们明白佛陀每一个教法的目的

每天读佛学常识

。这些教法都不离戒、定、慧三学的要求。并以中道的实践为最终的目标。故佛门中的学术与信仰不会有冲突上的问题。教义与实践的并重以前。白居易曾问道于鸟窠禅师。禅师回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居易以「三岁孩儿也这么说!」来反诘之。禅师笑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

佛学常识佛教以三宝为中心

得。」说明了懂得教法之名相。并不代表能够言行一致。自然无法让自己如佛一样而断一切烦忧。这不是佛陀的教法不好。而是我们没有在心地上用功。如果佛教徒能相信佛陀教法的正确性。就应当热切积极地当做自我提升内在生命课题而深入研究。从不断地反观自照、解析、寻求改善之道时。即是正处于最佳的学佛状态。也才能成就活用佛法的持久性。自能将所学的佛法内化为自我的生命力。若只是视佛学为另一领域的知识而大量堆砌。则必然是无意义的学习。不可轻忽之。

原文出处: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2762/

以上是关于「佛学」其它:佛学研究的时代性(李映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学」其它:佛学研究的时代性(李映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2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