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30 04:5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

佛教-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
佛教-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

过去,有位菩萨出家为沙门,于山林间修道,慈心悲愍众生轮回三界受苦,常思应如何救度。于是静心思惟,求索根本解脱之道,以拯济众生。

一日,因衣内有只虱子,致全身发痒,心受干扰,难以安心静虑,于是用手探寻,抓获虱子。菩萨起悲悯心,想找个地方好好安置这虱子,正好附近有野兽遗骨,便缓缓将虱子放在兽骨中,虱子因此得以在兽骨上饱食七日,吃完后便离开;此后辗转轮回生死,而此菩萨行者后来成就佛道,教化众生。

时天降大雪,阻断道路,当时国内有个富人,请佛及数千比丘至家中接受供养七日,态度恭敬庄重,宗族之人也是如此。七日后,大雪仍未停,这时,佛对阿难说道:“令比丘们都回精舍。”阿难回覆:“斋主恭敬庄重,供养之诚心未减,而且雪下得正大,无处乞食。”佛告阿难:“斋主供养之心已止,不再有意愿供养。”佛即启程出发,众比丘亦跟随还归精舍。

翌日,佛告阿难:“你前往斋主家乞食。”阿难依教

佛教的相关知识

奉行,来到斋主家门前,门人见到阿难,却视若无睹,不问阿难所为何来。过了一会,阿难返还精舍,顶礼长跪,将事情经过禀白世尊,并询问缘由:“斋主供养之心没有

道教佛教知识点汇总图解

持续,为何变化如此之快?”

佛即详细讲述如上因缘,并说道:“阿难!我过去生曾以慈心救济虱子性命,将虱子放于野兽遗骨中,使其得以饱食七日,因为这样的因缘,所以今世得到斋主的供养,奉献世上最好之物;过去施恩虱子七日之食,所以今世斋主供养七日后,便不再有供养之心,更何况能以慈心对待佛及沙门?

要知道,能恭敬供养持戒清净、内心端正无欲、以慈心教化众生、梵行高远的比丘一人,胜过累劫尽心布施凡夫庶民。为何如此说?因为比丘解佛经义理,具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以此五德慈心化导众生,令众生远离三界万苦之祸患。”

阿难说道:“此富有之斋主得遇佛,实在是太幸运了!能见到并亲自供佛及僧,此诸比丘僧或已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是菩萨,都是立广大愿、具大慈愍心,将化导无量众生者。此供养,所获福德,犹如大海般深广,难以度量;又如同大地般广博,

佛教的14个知识

难以称量。”

佛言:“善哉!阿难!如你所言,佛世难遇,佛法难闻,能供养比丘僧亦是殊胜难得,犹如久久一现的优昙花般,难值难遇。”

闻佛开示,比丘们皆心生欢喜,至诚顶礼,信受奉行。菩萨慈愍惠济众生,如是广行布施。

典故摘自:《六度集经·

印度佛教基本知识

卷第三·布施度无极经(二六)》

省思:

公案中,佛以过去生曾救济虱子,布施七日之食,而得今生受斋主供养七日之因缘,因而开示布施及供养三宝之功德。《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人有二十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又云:“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三宝能教令众生远离三界诸苦,为最胜福田,佛弟子应把握因缘亲近供养,广积福慧资粮,行自利利他之菩萨行,直至圆满菩提。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2499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83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