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称为杂行。杂就叫疏杂,就比较疏一点,不那么亲了。如果修正助二行,当下这个心就常常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亲近,忆念不断,就能建立一个密切的关联。这个关联用现在话来说,我们就建立一个新的心理定势。
我们跟阿弥陀佛由生疏就变成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亲切,乃至于最后打成一片,融为一体。那么临命终时,那你必然就跟阿弥陀佛在一起,跟极乐世界自然地你就会过去,因为你们早已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了。但如果你修那些杂行,你这个心就常常间断,就构不成一个亲密的关联。
当然修杂行回向也可以往生,但是它这个往生的概率就会打折扣。专门修就不会有其他的杂缘来失去正念,与佛的本愿相应,不违净土的教法,随顺佛语,所以讲专修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万即万生。
所以修净土法门的最忌讳的是夹杂。那什么是夹杂呢?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面就谈到何谓夹杂:一下子又诵其他的经典,又要持其他的咒语,又要做种种的法会,又要喜欢说那些无关紧要的禅,机锋转语,又要说那些吉凶祸福、见神见鬼的话,这些都属于夹杂。
你在修行过程当中常常这样地夹杂,心就不专一。心不专一,想见阿弥陀佛,往生净土,就难。那
所以这句名号,要紧紧地把持得住,如猫捕鼠,不要被妄想杂念给他漂没了。确实刚开始,大家觉得念佛念得没味道。念不出味道的原因是什么呢?信心不足,第二是烦恼很重。由于你烦恼很重,念的都是烦恼,这个名号里面的法味念
由于念得很枯燥,味同嚼蜡,忽然又听,修哪个法门又能够很快得效果,就改转主意了,或者修内观禅去了,或者修密
所以这些祖师深知我们众生有着心散乱,好奇骛怪,这山望到那山高的这样的心理,所以用这些苦切之语,让我们要一门深入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500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一门深入专修,不要夹杂;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