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禅定-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30 01: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禅定-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定-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

禅定-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
禅定-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

二禅,亦名“定生喜乐地”,谓行者厌患初禅觉、观之浑浊内心,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使令定境转深,内心凝然,豁尔明净,而生起微细之喜乐感受,是名“二禅”。

二禅它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定生喜乐地”。也就是说,初禅的禅定是不圆满的。我们前面讲过,初禅的人是透过觉观的力量,修不净观,调伏他欲界的欲望,才成就初禅。但是他不净观的觉观,对不净相状的观照,他留下的后遗症也使令他的禅定不坚固。所以

佛教中重点知识大全集

到了二禅的时候,他把觉观去掉了,他的禅定转深了。这个时候他身心的喜乐就更加殊胜,他喜乐这两种感受就更加强烈了。

我们往下看。说这个修行者,他厌患初禅的觉观。这个觉跟观他经常在那个地方觉,经常在那边观,浑浊内心。但是他已经把欲望调伏了,所以他能调伏的觉观已不需要,所以他用种种的因缘来诃责舍离。他就告诉自己说:我一念心性

佛教的钟有什么知识

,我不需要觉观两种作用,这个觉观在我一念心中,就像长疮一样,如病如疮如痈如毒,就像身体生病、长毒疮一样,我应该把它割掉。所以他不断地用这种过失来诃责觉观。

我们知道诸法因缘生,你不断地诃责它,这个法就不活动了,所以他

佛教基础理论知识

这个觉观的力量就

个人讲解传播藏传佛教知识

消失了,作用就暂时不起了,这个时候禅定转深,所以内心更加寂静,更加开阔明了,乃至于色身出现更加微细、更加强烈的喜乐感受,这个就是二禅。

在止观的书上说,初禅转到二禅,就像一个人从一个小房子,从一个三十平米的房子转成一百平米的房子,这房子更大,他的内心更开阔,里面的设备更好。那关键是什么呢?他把心中这种觉观的活动停掉了,他诃责它,停掉了。所以二禅禅定的定境更加寂静,更加的法喜快乐。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5061.html

以上是关于禅定-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定-天乘四种禅定之二禅;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76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