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唯识宗-各宗要略——唯识宗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29 17:2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唯识宗-各宗要略——唯识宗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唯识宗-各宗要略——唯识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各宗要略——唯识宗

唯识宗-各宗要略——唯识宗
唯识宗-各宗要略——唯识宗

学统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说明万法唯识所显及分析诸法相状。

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说了《瑜伽师地论》,最初发明此唯识理。无著造《显扬圣教论》,世亲造《唯识三十论》,护法等菩萨造《成唯识论》。

南北朝时,真谛及菩提流支于法相经论虽有翻译,但未竟全功。至唐代玄奘大师亲往印度,就学于戒贤论师,先后十七年之久,回国后进

李双林佛学常识

行译传,遂成立法相宗。有弟子窥基、慧沼、智周次第相承作论疏,盛行一时。

典籍

本宗所依据的经论有六经十一论。六经:《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未有译本)、《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十一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五蕴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分别瑜伽论》、《三十唯识论》、《二十唯识论》、《辨中边论》、《杂集论》。

判教

此宗依《解深密经》无自性品,立三时教。

(一)有教:诸异生趣无始来迷执沉沦生死,佛初成道后为说《阿

佛教与养生的概述知识

含》等诸小乘经,示四谛十二因缘等法。

(二)空教:声闻、缘觉等小根执法为实有,著小果,佛以方便说般若等经,言一切法本性皆空,除其法有执,令回心趣大。

(三)中道教:为堕偏空者,开显三性三无性理,说非有非空之中道,除空有之偏执,令入究竟了义教。

教义

此宗论究诸法之体相,故名法相宗,又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妙理。

万法唯识为本宗的主要思想,将万象略为百法,说明有情身心之相状。宇宙万物相状千差,此宗略以三相(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说明。阐述万法是心识所变,意在破除人法二执,转识成智,以智转境为目的。

本宗以五重唯识观为行果。

(一)遣虚存实:遣遍计执之虚妄,存依他,圆成之实有,为空有相对。

(二)舍滥留纯:外境的

佛学常识100讲

相分是内识见分所缘,舍除杂滥之外境,而存留纯粹的心识。为心境相对。

(三)摄末归本:见相二分是从心体上变出的作用故为末,识体为本,摄枝末归心体。为体用相对。

(四)隐劣显胜:识的自体有心王心所,心王为主体,心所为从属,隐心所之劣,显心王之胜。为王所相对。

(五)遣相证性:心王具有事相和理性,事相是依他起相,理性是圆成实性,遣事相,证理性。为事理相对。

虽列五重,实际

佛教基本知识课程总结

修证不一定重重经过,若修一重亦可证无漏智,悟中道理。但重在转识成智为根本旨趣。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zhishi/25194.html

以上是关于唯识宗-各宗要略——唯识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唯识宗-各宗要略——唯识宗;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64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