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释迦牟尼-这才是究竟的快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修行的因地,我们透过无常,透过无我,观照生灭法。外调,对外境的爱取;内
我们从人天的安乐,要转成大乘的菩萨道,这个寂静乐很重要。它虽然不圆满,但是它是趋向大乘真空妙有很重要的一个过渡。诸位!我们要知道,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它是后后涵盖前前,它是一个系统上去的。
我们要把寂静的观念说一下。我们总是觉得人生要去追求才会有快乐,其实
我们为什么在三界里弄得焦头烂额,活得很不自在?其实你不能把所有的过失都推给业力,那占一半而已,是我们去执着它,弄得我们很被动,变成心随境转。其实“境”不能主导我们,是我们自己去攀缘它。
《楞严经》说,为什么佛陀那么自在呢?为什么佛陀他的心到了厕所,都能够把厕所的臭味转成甘露呢?他问阿难尊者为什么?佛陀说:因为我不为它所转,所以它就听我的,它就被我所转。佛陀在受马麦痛苦时马麦入佛陀的嘴巴,“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为什么?
你们想想看,同样有一颗心,为什么他那个心能够如此地操作,我们却转不过来?我们内心的功能跟佛陀内心的
所以现在要导正我们的错误,就是当你不求时,你的人生慢慢可以去主导外境;你去求外境时,那就是外境来掌控你。所以,人生只有两种情况:看是人生来掌控你,还是你在掌控人生。就看你是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这两种的差别,在于你对外境的追求。求得越多,人生就越被动,越不自在。
因此人生是有轨则的。你的心操作错误,就充满了业障,一念迷,生死浩然;你的心操作正确,一念悟,轮回顿息。如果我们把心当做一台机器的话,其实这台
我们学佛、成佛之道,虽然不可能马上做到,但是至少你要知道我们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不能马上做到佛陀的操作方式,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事出必有因,因为佛陀的心在跟外境接触时,他选择不迷、不取、不动,他安住在寂静。我们多事,我们去取,又创造另外一层业力,就在生死轮回中。所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很重要!它可以把整个生死业力的开关关掉。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5231.html
以上是关于释迦牟尼-这才是究竟的快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释迦牟尼-这才是究竟的快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