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29 14: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文化-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文化-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及种种作务,而不妨密忆,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如是。或若失念,数数摄还,久久成性,任运常忆。

如此系心,任运常遮一切恶念。设欲作恶,忆佛之故,恶不能成。纵使随

世界三大佛教知识传承

恶作恶业时,心常下软,如身有香,自然离臭。

又复觉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如人遇难,求彼强援,必得免脱。

又若见他受苦时,以念佛心怜悯于彼,愿其离苦。

若断刑狱,以念佛故,生悯念心,虽依王法,当密作愿云:我行王法,非我本心,愿生净土,誓相救济。

凡历一切境界,若善若恶,由心忆佛,皆心念作愿。

佛教知识名词

故普贤愿王云:作一切恶,皆不成就;若作善业,皆悉和合。即此意尔,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遵式大师《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译文:

无论为公事还是作私活家务,经历旁涉诸多缘务,虽然种种忙碌而内心常不忘记佛号以及忆念西方净土。譬如世间人有切身大事挂在心上,虽然经历交谈、去来、坐卧以及做种种事务,而不妨碍潜密忆念,那件切要大事宛然在心。念佛之心也应当是这样。倘或失掉念佛之心,应当赶紧将念头摄回到念佛上。如此时间长了,成

《佛教基本知识》讲课

为习惯,便自然恒常地忆佛念佛了。

这样地系心念佛,自然而然地常会遮遣一切恶念;设若想造作恶事时,由于忆佛的缘故,恶事便做不成;纵使随恶缘而造作恶事时,心也会比较柔软,如同身上染上香气,自然会离臭气。

又复觉察到内心稍微生起恶念时,就赶紧念佛,由于佛力的加被,恶念自会息灭。犹如人遇到厄难,急忙寻求他力的强援,必定得以脱免厄难。

又倘若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以念佛心怜悯当事人,希望他脱离苦患。

假若审理案件,由念佛故,生怜悯心,虽然依照王法不得不惩处,但内心潜密作愿:“我执行王法,并非我的本意,愿我往生净土后,誓来救济你。”

凡是历涉一切或善或恶的境界,由于忆佛念佛,都应当心念作愿。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说:“众生作一切恶,都令

正月十五佛教知识

其不能成就;若是作善业,全都和合成就。”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相续地在心中念佛,就能成办一切净业正因功德。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5237.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59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