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又于法身能圆满故。
这个法云地,为什么用“云”来表示菩萨内心的状态呢?因为他内心当中能够“总缘一切法智”,就像大云能够普遍地摄持种种功德的水。
那么到底什么叫&ldquo
第一种,“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菩萨一念心中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法义,摄持无量无边的禅定。
这个“陀罗尼”我们
智慧有四种:第一个,法陀罗尼。就是菩萨听闻佛法以后能够摄持不忘,这叫法陀罗尼。
第二个,义陀罗尼。就是对于种种法的义趣,它的道理,能够摄持不失,这叫义陀罗尼。
第三个是咒陀罗尼。菩萨在三昧当中能够生起种种的咒术,来为众生破除障碍。比如说观世音菩萨能够入三昧当中宣扬〈大悲咒〉,那么众生持〈大悲咒〉,就能够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菩萨能够演说种种的咒语,使令众生受持以后能够破除遮障,这叫咒陀罗尼。
第四个,忍陀罗尼。菩萨对于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能够安忍不失。
所以,法
十地的菩萨在一念广大的心中能够摄持法、义、咒、忍四种的陀罗尼门,也能够成就四禅八定的种种的门。这个“门”就是通达的意思,就是出入自在,他能够入,也能够出,出入得自在。
这就是大法智的第一种法。
第二种法,“譬如大云能覆如空广大障故”。前面的摄持陀罗尼跟三摩地是生善,这个地方是破恶。菩萨的智慧能够像“大云”,覆盖像虚空一样的所知障,对一切法的善巧运用他不再会有任何障碍。
第三种,“又于法身能圆满故”。前面是生善、破恶,这个地方是入理,这个法身就是指真如理。菩萨能够有我空、
这个就是得到“业自在”了,叫“大法智云”。
这个地方是解释十地的名称。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5276.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