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
这一段文,印祖告诉我们:一个修净土人,我们日用当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我们在三
其次讲到出世间的善根,“诵经礼拜”这个是种种无漏的清净善根。不管是世间的有为功德跟出世间的善根,要怎么办呢?应该要怎么处理呢?
“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
就是要把这种功德,使令它不要流入到人天福报,要把它集中起来,回向到往生极乐世界。
这个地方“回向往生”我们解释一下。印祖在另外一篇文章提到说,这个回向是应该包括两个内涵:
第一个,约着现生来说,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把这个功德加持在现生的,这个生命还没有往生之前,能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这第一个。
其次,约临终来说,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所以印祖他的意思,就着净土行人来说,我们应该把所有
这样子做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看第二段。
“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
这样子的修持,一切的行门,当然我们以信愿持名是正行,其它的布施、持戒,种种的行门,都是净土的助行,这是万善庄严净土,这一切的法门,都对往生有帮助,不但是念佛,一切的法门都是净土的助行,它都能够帮助我们往生。
下面讲一个譬喻,什么叫净土助行呢?
“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
这个灰尘,“众尘”就是这个世间上有很多的灰尘,东边一块灰尘、西边一块灰尘、南边一块灰尘,各式各样的灰尘,这个灰尘分散以后,它就力量薄弱,怎么办呢?“聚众尘而成地”,我们把这个灰尘集中起来,就成一个大地,就能够运载,有这种运载的功能。或者说“聚众流而成大海”。这个水,东边一滩水、西边一滩水,我们把这个水集中起来,变成一个大海水。这个意思就是说,回向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种凝聚的力量,把我们的功德凝聚起来,不要使令它分散,凝聚在我们所要趣向的目标。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只是念佛不回向,这件事就有
所以这个回向,它能够把一切的善法集中,你今天做一点善法,明天做一点善法,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聚众尘而成大地,聚众流而成大海”。这样子“广大渊深,其谁能穷”,这个就是一个强大的力量。这个回向的殊胜就在这个地方,它有一种凝聚的力量。这个是说明回向的意义。
问:师父慈悲,我们在打佛七的时候,在念到就是说到回向的时候,有的老师说我们念佛的功德,就是去净土的资粮,不要随便回向给别人。
净界法师:那你还是大乘吗?要普皆回向啊!你要把你的功德,你要跟众生分享,一切众生同生西方同成佛道,你的心量才会开阔。
你怎么会把佛号收起来不敢释放?你要释放出来,无尽灯法门,譬如一灯燃百千灯,怎么会不要回向给别人?这个观念不对!
问:不是,这意思说,如果是有人往生了,我是说我把我今天念佛的功德回向给某某、某某我的好朋友、或者我的……
净界法师:你不会损失,而且你会有更大的功德,因为你这个是跟菩提相应,跟无上菩提相应。回向,就是无尽灯,你把你一个小蜡烛——我们本来七天,所念的佛号是有限的,对不对?我们创造的佛号不管再怎么多,还是有限。你到最后普皆回向的时候,它那个佛号是百千万倍的增长,譬如一灯燃百千灯,灯灯相传无有穷尽。所以回向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把有量的功德转成无量的功德。我们没有回向,我们很难产生这么大的胸量。
但是回向一般来说是最后一天。你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先扣着你的身心世界,不要一开始就想要去考虑众生,一般来说正常情况,打佛七刚开始先管好自己。
所以你看,那个天亲菩萨的五念法门,它是禅定心、智慧心、大悲心,它是先专注,然后再观照,自调到一个程度的佛号,运转熟悉的时候,再普皆回向,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528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