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29 07: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文化-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文化-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善导大师特别开示:“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不能表面上表现得你很善良、很有贤德、很精进修行的样子,但是内心却是虚假的、不相应的,充满着贪瞋的烦恼,充满着邪伪之心,举心动念都是骗人的,作秀的,摆架子的,奸诈百端。那个内心充满着恶念,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像蛇蝎一样的具有毒素。

如果这样的存心,你就虽然身、口、意三业也在修行,但你的心不相应。这个善就叫杂毒之善,又叫虚假之行,就不叫真实的净业。

书法佛教知识图片素材大全

如果以这样虚假的心来修行,纵然是如救头燃地修行,也称为杂毒之善。你用这个掺杂着毒素的行,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以的,不能成就的。

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是真实心所结晶出来的。阿弥陀佛名号所内具的佛的功德,是他在无央数劫行菩萨大行的过程当中乃至一念、一刹那,法藏菩萨三业所修都是从真实心里面做出来的。所以名号功德的内涵、它的施设、它的手段、它的目的,全都贯穿着真实的特点。

我们想念佛往生,主要看能不能感应道交。那所感的全体是真实的。我们所应的是真实的,我们能

佛教知识 英文怎么说

感的也一定也要真实:只有真实跟真实才能沟通,你虚假跟真实就沟通不了。

所以这个净土法门特别把至诚心放在首位。包括印光大师不断地讲践修净土法门没有什么其他的诀窍,唯一的诀窍就是诚和恭敬——“诚

禅寺的佛教知识点总结图

佛教礼仪知识问答

”两个字。

只要有诚敬心,你才跟弥陀的名号、功德、愿力、净土能够相应。如果是虚假的,就一点都不相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修行当中就要持戒。止一切恶,修一切善,也都要在真实心里面做出来。

不管是在公众场合还是在自己寮房,面对自己的时候都要真实。不能当着大众的面——有别人在场的时候,表现得好像真实的样子;自己一个人就肆无忌惮。有至诚心他能做到慎独,他才能做到自律。这慎独、自律也是建立在因果法则的基础上。

我们单独自处的时候,我们举心动念,我们与俱生神都会知道,天龙八部都会知道,佛菩萨六种神通具足,也会了了明白。所以不能自欺,一定要真实。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5359.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48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