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众生-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28 13: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众生-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众生-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众生-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众生-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问:五逆加上谤法,不能往生。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

大安法师答: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谈到十念必生我国,最后有句话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那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应该说这正是体现了佛的大慈大悲,才在无上殊胜、便捷往生的这一愿当中加上了这句话,就是要让我们对念佛法门产生信心,而产生信心的两个巨大的障碍

佛教雕塑入门知识图片大全

就是福德不够,智慧不够。

福德不够的最重就是犯了五逆,

佛教瓷器知识介绍

不仅福德不够那是罪孽深重,(死后)堕阿鼻地狱,谤法是愚痴到极点。如果五逆加上谤法,这两个罪加在一起,那就等于说对念佛法门的信心就绝望了。所以为了避免普度众生的十八愿,让众生无望,所以佛用悲悯心来劝诫我们,不能造五逆重罪,又诽谤佛法,尤其诽谤净土法门。

在《观经》里面表示,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临命终时,地狱境界现前,能够蒙善知识开导,相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以忏悔的心持名念佛,也能往生净土,这是《观经》表达的。

那么如果谤法的话,他的罪比五逆的罪还重。为什么呢?人为什么会造作五逆的重罪,就在于他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因果,尤其是诽谤净土法门。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究竟

学习佛教需要的知识

普度一切众生的殊胜法门,你把这个都诽谤了,断了众生信心的道路,那比诽谤万佛的罪业还深重,断送了一切众生得度的因缘。所以由于这样的严

佛教寺院基本知识讲解

重的后果,特别警醒,除这两种罪同时犯的众生不能被十八愿所摄,一切众生都可以平等普摄。

这是从预防的角度来说的,那么从佛的慈悲救度一切众生的角度来说,如果犯了五逆罪,也犯了诽谤佛法罪,如果临命终时还能够回转心忏悔,念佛求往生,那么阿弥陀佛慈悲不舍任一众生,阿弥陀佛非常欢喜地接引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从摄受门来说,所有众生只要忏悔念佛都能往生。

从预防——抑止门来说,为了怕众生犯这两种罪,加上了这么一个警觉的法语。这完全是诸佛如来从折服众生和摄受众生两个角度加以施设的。正因为从这个深层意义上来说,才是体现着佛救度众生的大慈大悲,绝对是普遍一切的,应该作这样的理解。

并不是说我犯了五逆,也诽谤正法了,一旦我真的也能够忏悔,难道阿弥陀佛不要我吗?可以说阿弥陀佛绝对要你,但问题是这两种罪业同时造作还能再忏悔念佛的人比例是微乎其微。一旦有,还是照样可以往生的。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5701.html

以上是关于众生-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众生-五逆谤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够普遍;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116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