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吾道一以贯之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27 15: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吾道一以贯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吾道一以贯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吾道一以贯之

佛教-吾道一以贯之
佛教-吾道一以贯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业的时候,第一个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没有空正见。第二个他没有菩萨的愿力。所以他造善事,往往是怎么样?叫做一时兴起;他突然间跑到菜市场看到一个众生很可怜,启发了恻隐之心,就把它买下来放生,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一时的生起恻隐之心。

所以慈善家做善业,他第一个善业和第二个善业,没有连贯性,他没有一以贯之,没有贯穿所有善业的愿力。他没有这种贯穿性。一般的慈善家,他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他生命没有一个智慧和愿力来贯穿他的身口意,没有说吾道一以贯之,没有这个东西。他完全是想啥就干啥去了。所以他第一个善业跟第二个善业没有连带性。

菩萨修学善业就不是这样,菩萨修学善业有空正见、有菩提心,所以叫做什么?菩萨的善业叫做波罗蜜啊!

佛教基础知识哪本书

人天乘没有波罗蜜,二乘也没有波罗蜜,一个阿罗汉去布施,也不能叫波罗蜜,叫善业。只有菩萨去布施、去持戒,后面加一个波罗蜜,因为他有道啊!吾道一以贯之!菩萨的所有善业,一定是跟般若智慧相应,一定跟他的菩萨本愿相应,他有光明有大地,大地能够摄持所有的树木华草,所以得果报时,他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互

佛学常识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含互摄。

所以你看《摄大乘论》上说: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他是依

佛教知识导游

止菩提心、空正见,他布施的心态也具足了持戒的心、忍辱的心、精进的心、禅定的心、智慧

佛教知识与学习

的心,六度都具足了。他布施时不是只有施舍的心,还包含了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因地的善行是互含互摄,得果报时,当然也是不可思议,互含互摄,叫做法界缘起,这个跟我们业感缘起、跟我们诸天的业感缘起,是不一样的!他的颜色光明是互含互摄的,这叫波罗蜜。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606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吾道一以贯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吾道一以贯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080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