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察四大地水火风是无依,就是它是「没有自性」的,自性空的,它只就是我们妄想生灭的因缘把它变现出来,心生则种种法生,乃至于这个无相的虚空,它的体性也是没差别的。在
他先把一切法,这地水火风色法都是不真实的,把一切法会归到「虚空」,再把虚空的相状回归到一念心性,而悟入
蕅益大师说,其实虚空藏他所安住的不是虚空的相状,他只是假借虚空的相状而悟入真如的理性,他是藉相观心。你看四禅八定有一个「四空定」,四空定他也是厌恶色身,厌恶这种扰动的色身,他觉得这个色身粗苦障,你看这个肉身在这个地方,走路也不对,睡觉也不对,走来走去都不对,是粗重的、痛苦的、障碍的。他心中对这个色身就产生厌离之想,我不要这个色身,我再也不需要你了。欸,一切唯心造,他不断思惟以后,他色身就消失了。一个人一定要有色身,他以虚空为色身,四空定,「空无边处」就是以虚空为色身。但我们要知道,你以虚空为色身,你还是有所住,你以虚空为住;只要你有所住,你就不得自在!当然相对我们以「色身」为住那好多了,至少他不会老、不会病,不会老病的问题。
楞严经一再告诉我们「不要去住!」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人生你越想追求什么你越得不到;你愿意放下,你得到的更多。一个人的自在,是他面对诱惑假相的时候,他每一次都选择「放下」。「真如本性」是我们生命的一个根源,我们活在妄想,你有所住就满足了,那就这样子过了。但是你不断的「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它无量的功德就跟你慢慢接轨了。
所以为什么虚空藏菩萨能够「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剎,化成虚空」?因为他把假相全部放下,结果它拥有这么多的自在!所以一个人你要能够在修行当中成就大功德,你肯定要先学会「放下」。每一件事情诱惑你的时候,你告诉你自己:这个只是你生命的一个过程的假相,就是路旁的小花,你要的是继续往前走,你不断的放下,你的功德才会越来越大,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清楚。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637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