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寸草处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万里无寸草处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万里无寸草处去
禅宗的洞山禅师,在禅宗里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禅师,像雪峰禅师,都是了不起的禅师。结夏安居圆满了,洞山禅师对大众说:“结夏圆满了,各位大德东去、西去(离开这里,要到别的地方去了,或者到东边去、到西边去,南边去、北边去参学),不如万里无寸草处去!”
万里无寸草处去,你不要到那个有草的地方去,到那个无草的地方去。说完了这句话,洞山禅师又说:“万里无寸草处怎么去法呢?”又提出来这么一个问,然后就不吱声了,那么就是散会了。
其中一位禅师就离开了洞山禅师,到别的地方去,到了一个地方就是遇见了一位石霜禅师。石霜禅师就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洞山禅师来。”
“洞山禅师有何言句?”他怎么开示的?说什么?他说了:“结夏安居圆满了,东去、西去,不如万里无寸草处去!就说这么一句话。”
那么石霜禅师说:“会下有谁下一转语?”谁回答这句话呢?说:“没有人!”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回答这句话。石霜禅师说:“何不言‘出门便是草!’”出了这个门,外面就是草。你就这么回答就好了嘛。这个禅师听了石霜禅师说了这个话以后,就又回到洞山禅师这里来,就是把石霜禅师这个话就向洞山禅师报告了。
洞山禅师说:“大唐国里能有几个石霜禅师呢!”这等于是赞叹石霜禅师说得对,这个话回答得是对的。回答对是对,我们听见这个话,我们去看《禅师语录》,看洞山禅师语录看到这里,你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吗?我想,你们都是禅师──离言说相,应该是这样子。我不是禅师,所以我是有言说相,我来解释这个话。当然禅宗的人认为不要解释,我认为禅师说不要解释是不对的,应该解释。我又说出这个话,又是不对了,禅师又不高兴了。怎么解释这句话呢?
我们现在学习的《维摩诘所说经》里边有一句话,“毕竟空寂舍”,说是:“你维摩诘居士在什么地方住?”维摩诘居士说:“我在毕竟空寂那里住,毕竟空寂就是我住的房子。”就是这么一句话,“毕竟空寂舍”。我这么想(就是我自己这么分别),洞山禅师他是读了《维摩经》了,“毕竟空寂舍”;“万里无寸草处去”就是从这句话来的,“毕竟空寂舍”。毕竟空寂这个房子叫做“万里无寸草”,是这么意思。
毕竟空寂是广大无边的,但是这里边没有草,房子里面当然是没有草。但是“没有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l
所以你东去、西去,不管你到什么地方参学,总而言之你还是应该学习第一义谛!就是这么一句话。你不要弄得老是虚妄分别,那个是空过光阴了!就是这么一句话。当然这个话,或者说:“你妙境也是虚妄分别!”那么我也同意,我也同意这也是虚妄分别,但这个虚妄分别还是需要的。
“万里无寸草
就是这样子。只要虚妄分别,那就不与第一义谛相应,那就是烦恼境界,就是生死流转的境界。“出门便是草”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话,我认为石霜禅师他也是学习经论的、他也是修止观的,所以他能回答上这句话。你学习佛法的时候,你常常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是观一切法都是如,那么就是向第一义那里去了。
洞山禅师他没讲,我现在讲。就是:你举心动念便与道合,就是行住坐卧、语默,一切时、一切处,你向道上会。谁来骂你一句,你就向道上会,观这一句话——即空、即假、即中,就是到了第一义谛去了。谁赞叹你一句话,“哎呀,你很有道德,你怎么怎么好!”你也观这一句话——即空、即假、即中。“出门便是草”,你就没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fojiaogushi/26395.html
以上是关于万里无寸草处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万里无寸草处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