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这样的一个高度,进一步地就推断出九法界众生离开净土一法,“上不
《华严经》最后一卷,善
《无量寿经》也告诉我们,有些菩萨想听闻净土法门,不可得,于是就有一亿数量的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因为菩萨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他容易退转。自身的烦恼重,然后他想去度化众生,众生又刚强难化,面对刚强难化的众生,他有时候也会生退转之心。于是自利利他都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就容易退失菩提心。那菩提心的退失,他就永远没有成佛的希望。
甚至到了三贤位的菩萨乃至十地菩萨,如果离开了往生净土一法,离开佛的加持,都有种种的陷阱。大家看《华严经》,七地菩萨,他这时候已经证入到上无佛道可求,下无众生可度的空性,他就想取证。这一取证,那他就不会再往前走了,还离成佛有很大的距离了。这时候十方诸佛都会伸出手臂来摩顶加持,提醒他不要忘记他因地的菩萨大愿,还要进一步地,虽知上无诸佛可求,下无众生可度,还要炽然地去上求下化。这样才能够通过实现他的度众生的愿力,到达八地菩萨的位次。所以,修行的陷阱很多。
如果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去就是阿鞞跋致,就永远没有退转的风险。所以,从种种的迹象来看,九法界众生离开净土往生一法,上不能圆成佛道,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
《法华经》与会的这些声闻弟子,可是在尘点劫又尘点劫以前,在大通智胜如来座下已经发了菩提心的这些人,然而这么长的时间,就退转了,退转到声闻位。在声闻位,他能够圆成佛道吗?那遥遥无期。那是三百由旬的化城,还有五百由旬的宝所。他在化城里面可能就不想出来了,这叫得少为足,以为到家了,增上慢。所以圆成佛道很不容易,一定要得诸佛的加持。那诸佛对这些菩萨的加持,就是透过净土往生一法,体现这种加持力。所以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
下面一句,十方诸佛他要教化众生,度脱众生,如果舍去了这个法,对下面的众生来说,不能实现平等普度。这句话也是非常精要的。十方诸佛出世的本怀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换句话说就是欲令众生了生脱死、圆成佛道。那要完成这桩大事因缘,就得要靠净土一法去体现。
那我们进一步思惟,十方诸佛如果不让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让他在这个世间生生世世地修道,生生世世地行菩萨道,能够实现普度吗?龙树菩萨谈的:没有证得无生法忍,想在这个世间度众生,无
所以十方诸佛为什么要伸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不仅是赞叹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的两种稀有难得的事情,乃是同时在自己的刹土宣说净土一法,劝勉自己座下的声闻、菩萨弟子们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无量寿经》的下卷展开的极乐世界是整个法界的首都,他方世界无量的菩萨前来供养、赞叹、听法、得授记。那真是百川、江河、湖泊、溪流同归大海,极乐世界就是整个法界的汇归之处。所以十方诸佛就用这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6669.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