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26 06:1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佛教-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佛教-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

佛教知识在哪里学

有着地。六祖大师是明眼人,他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会产生这么大的憍慢,你心中一定有所得,有一种功德相在支持着你,一般懈怠凡夫还不敢憍慢。法达法师说:我没什么本事,诵经三千部。《法华经》诵三千部不容易,就算你精进来说,一天让你诵一部,你要诵十年。

但是六祖大师跟他开示说:你没有真正的诵《法华经》,你是心迷《法华》转,你只是

导游知识佛教的要点

在《法华》名相转。因为他把诵《法华经》当功德,他没有把《法华经》消化成道理,产生内心的一种对治。所以他诵《法华经》第一个生相,产生执着相,有为法的执取。第二个增相,他认为功德增加。第三个净相,对净法的清净相。

六祖大师跟他开示以后,他开悟了。开悟以后,他讲出一句话说:“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世狂。”说:我以前在诵《法华经》的时候,心随境转,只是把《法华经》诵过去,没有把它会归到内心的对治,总是以一种有所得心,把诵《法华经》当功德想。有功德想,你内心一定有一个自我,因为这个是我所,最后你以自我为中心,夹带很多的功德,那就把自我提高了。

就是说,诵法华经没有错,错在于他内心当中,没有产生对治,所以讲“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六祖大师开示以后,他回光返照,其实诵经的目的是产生观照力。最后他要离开的时候,六祖大师说:你现在有资格诵法华经了,因为你现在是心悟转法华了。

我们在读

学佛基础知知佛教基础知识

《楞严经》的时候,十卷读得很辛苦。海公说:你读《楞严经》,不要那么辛苦,反正它十卷的经文,你把每一句话,消归到身心世界就对了。海公说“佛陀讲经,不可能离开身心世界说法。”好象他讲这个名相,讲得天花乱坠,其实都是在讲你的身心世界。大家想想看,佛陀绝对不会离开身心世界来说法。

他告诉我们二个观念:第一个,什么是杂染法?什么是功德法?这是第一个重点,他让你分辨清楚,什么是杂染相?什么是功德相?第二个,怎么从杂染相变成清净相。就这二个重点而已,一个是理论,一个是方法。我们观念一改变,诶,真的这样。

其实学《摄论》也是这样,它有十科,无著菩萨所说的话,你把名相投射到你的身心世界,你就会产生会心的微笑;你不投射到身心世界,用心外求法的心情,心迷法华转,那你读起来就很辛苦了,

佛教知识笔记图片大全

就像在读世俗的书一样。你能够把读的法,往内心去观照,那你愈读愈有味道,所以这是一个心态问题。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669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0220.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