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靠自力了生死之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
《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这篇文稿从四个
先看通途佛法与念佛法门的异同。首先,先看通途佛法的表述。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五时说法,三百余会,所说的一切法门,一切法门就包括藏通别圆这些四教法门,这些通途的佛法都是要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这叫断惑证真。需要以般若智慧了知我们在这生死轮回也是如幻的,建立在我们妄念的前提之下的,生死是不真实的。
要透过虚幻的生死,契入到真常的心性
但是,众生的根机有利根,有钝根;来到这个世间无明、烦恼的程度不同,有厚一点,有薄一点。根机利的、烦恼薄的,依照通途佛法修戒定慧,勇猛精进,或者可以了生死。了生死是什么情况?一定要断见思惑。断见惑是初果的圣人,还要七次往返天上人间;二果,还得一来——再来一次;三果,生到五不还天;四果阿罗汉,才能够长揖三界,不受后有。断见思惑,谈何容易!或者即生就了生死——即生就了生脱死,或者二三四五生了生脱死,这是指根机利的。
根机钝的、烦恼重的,或者十生百生千万生,或十劫百劫千万劫还不能了生死,就是见思惑很难断。这是依通途佛法教理修持而论,乃是靠自力——自己修戒定慧的力量断尽贪瞋痴的烦恼,这就是谈竖出三界。这条路子之难,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纵然根机利,见地高,一闻千悟,禅定功夫深,修得定慧功德大,智慧辩才,般若氛围深厚,甚至可以大彻大悟、明心见
自古以来这些根机利的人,或者在宗门教下都有很高的造诣的人,那很多了。比如《高僧传》讲的圆泽法师,他能够知道下一辈子投生的地方,那禅定功夫很深了,这就是“三生石”的故事;五祖师戒禅师也是明心见性的,但是由于见思惑没有断,转世成为苏东坡;海印信禅师转世成为朱防御(一个军官)的女儿;真如喆禅师活了九十五岁,夜不倒单,修行一辈子——修行七十年,他火化的时候,身上穿的纸袄都能烧出舍利子,这么大的功德,他一转世,投到大富贵处,做什么呢?就是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宋钦宗。这些都是修行见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的人,他没有了生死。可见,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daanfashi/2673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靠自力了生死之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靠自力了生死之难;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