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26 01: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佛教-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佛教-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销归自己当下这一念。七处征心,讲的什么?十番显见,义理在哪里?七处征心,就教你在“识”当中要辨别出来“心”,你不知道真心是什么,修行就无从着手。

你把七处征心的意思对照自己,问问自己当下的一念,是在哪里?在内?在外?在中间?在脏腑?

就拿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讲,你念佛也好,参禅参话头也好,就这一念,你说在哪里?在心内?心内在哪里?七处征心在头脑,头脑马上昏胀;在心口,心口马上不舒服;在肚子,肚子马上难受。不能有所住处。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能有一个住点,不能有一个固定的相。这一念在哪里?但这一念时时现前。

所以,用功办道,要在这件事上面细细揣摩。就是当前这一念觉照力在哪里?如何稳住这觉照力,使它明明白白,了了分明,但是又没有处所住相,把它看住,照到我的翻腾不断的妄想。

你就照着这一念,念佛就这一句佛号,参禅就这一句话头,不要起二念。就像水一样,你就慢慢朝下滴,时间长了,石头就有一个眼,眼越深,水滴下去,一点不会到外面浪费了。

才开始的时候,没有成眼就是还没有入门。那个思想还是乱的,到了入门以后,和才滴时候的水

知识份子为何喜欢南传佛教

,四处喷的水汽,就不一样了。

所以讲,用功办道这件事,要有大智慧。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刚就是不能

佛教历史学科知识梳理

畏缩。胆要大就是:你讲成佛这么难啊?我就不相信!我就慢慢搞!你没有这个志向不行啊!胆子不大不行。

气质要刚,要硬。但是首先呢,要软。就是照顾当下这一念,你要绵绵密密,不急不忙,平平和和,照着它,才能够时间照得长。你一急,最多分把两分钟,就没了。

所以这个里面有个巧妙,有福德的人和无福德的人,在这一念当下能够看住的时

佛教基础知识500例

候,有福德的人看的时间长,无福德的人看不到几分钟,他又摆个不歇。

所以,古来祖师讲:“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这个大地到处都是泥巴,怎么没有寸土呢?没有相啊!没有相哪有土?

虚老开悟以后讲:“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虚空哪能粉碎?这个要用你自己的心念,你自己心静下来以后,没有妄

了解佛教公众号有哪些知识

想,像水那样,能够淀下来了,你才能观察到虚空如何粉碎。

因为你一淀下来,你就是明明了了这一念觉照力在,时间一长你就不知道这个色壳子坐在哪里,连你的色身都没有,外面还有山河大地吗?没有山河大地,虚空在哪里?

所以宗门下用功的人,如果这一句话头,参得了真疑现前,他的通身内外就是疑团,外没有山河大地一切万物,内不见身心,就是这绵绵密密一念疑念在这里,就变成疑团了。到这个功夫不是一两天、一两年能够做到的。

虚云老和尚在世的时候,热天,我们晚上在外面乘凉,他有时高兴起来,他也冲壳子(方言,聊天的意思)讲:“你们这些小娃,现在讲用功看话头,你在打妄想,你能把话头看好啊?你知道什么叫话头么?真正看话头看好了,时间一长,就有真疑现前,真疑现前,如果你的功夫一个月不散的话,走路就是遇到水面你都能在上面走,身体是飘的;石头再硬,你往石头上面一坐,石头软绵绵的,就像棉花一样。你们相信吗?”

原文出处:http://www.fjwk.net/qt/qita/2677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6013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