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韩廷杰教授: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2-08-23 05:0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韩廷杰教授: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韩廷杰教授: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韩廷杰教授: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

2021-02-19 11:07

韩廷杰教授: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


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

韩廷杰

中国佛学院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汉传佛教高级佛学院。直属中国佛教协会领导。已经经历了四十多个春秋。其办学方针具体体现了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思想。其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赵朴老在庆祝中国佛学院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中国佛学院的创办。是新中国佛教史上继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之后的又一重大决策。是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绍隆佛种、慧炬常明的重要保证。它创办之初。就在办学宗旨、教学与研究、行政管理上。把继承传统、适应当代、开拓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揭开了中国佛教教育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崭新的篇章。”

为了加强中国汉传佛教教育。中国佛教协会曾于一九八六年八月和一九九二年一月两次召开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中国佛学院具体贯彻执行了两次座谈会所制定的方针政策。

中国佛学院王新老师曾着《谈谈宗旨和方针--庆祝中国佛学院成立四十周年》一文。记载了中国佛学院办学宗旨和方针的演变过程。中国佛学院创办于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当时所制定的宗旨是:“热爱祖国。拥护和平。具足正信。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方针是:“政治佛学兼授。佛学各宗并重。”值得指出的是。宗旨当中的“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是MZD主席在关于成立中国佛教协会文件批示中的一句话。

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斗争。把中国佛学院的一些老师和同学划为右派。使中国佛学院的教学一度中断。一九六一年恢复后。中国佛学院的办学宗旨改为:“热爱祖国。拥护和平。具足正信。培养具有较深造诣的佛教知识分子。发扬佛教优良传统。”这五句话可以概括为两方面的内容。前两句“热爱祖国。拥护和平”。可以概括为“爱国”;后三句“具足正信。培养具有较深造诣的佛教知识分子。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可以概括为“爱教”。这就是现在我们经常所说“爱国爱教”的由来。这句话已经由中国佛学院的办学宗旨扩展为佛教徒乃至于所有宗教徒的行为指南。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佛学院被错划为右派的老师和同学先后平反。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赵朴初的主持下。在中国佛学院提出“学修并重。以学为主”的教学方针。以“知恩报恩”为其院训。在中国佛学院毕业的学生。经常出现还俗的现象。有人提出意见。认为佛学院只注意文化教育。没有注意增强学员的佛教信仰。所以在佛学院的个别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学识提高了。信仰淡薄了。针对这种现象。把“以学为主”删去。此时佛学院的教学方针只剩一句话:“学修并重”。

中国佛教协会于一九九二年一月。在会长、院长赵朴初的主持下。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座谈会。并发表了《座谈会纪要》。明确规定佛学院的教学方针是“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学修一体化”就是以前所说的“学修并重”。就是用学得的佛教知识。指导自己的修行;通过自己的修行。实证自己学得的理论。相当于一般人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理论认识。

“学僧生活丛林化”。就是要使学僧坚持上殿、过堂、诵戒、坐禅等佛教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自己的佛教感情。提高自己的佛教修行。通过在佛学院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佛教学识。佛教信仰更加坚定。通过这种教学方针的实施。培养造就一大批佛教界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理论。有实践。既能说。又能作。成为弘扬佛法的大法师。有能力承担起“绍隆佛种。慧炬常明”的历史使命。学僧来院学习。僧装、素食、独身这中国僧人的三大特征不能丢。如果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就要受到批

佛学常识 太虚

评、处分甚至于开除学籍。

关于课程设置方面。刘峰老师的《中国佛学院教材的选用和建设》一文。进行了简单论述。我想略加补充。中国佛学院继承和发扬解放前汉藏教理院的传统。在中国佛教八大宗方面。突出唯识宗和三论宗。兼顾其他六宗。这种设置。我认为是合理的。体现了中国大乘佛教的传统教育。因为印度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时期。出现了二大学派。即讲“空”的中观学派和讲“有”的唯识学派。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空、有两大系统。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形成八大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在这八大宗

佛学常识读书笔记

中。唯识宗纯粹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唯识学派。三论宗纯粹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观学派。其他六宗则是空、有结合。庞大的佛教理论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空”和“有”。唯识和中观。犹如车之二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学好唯识宗和三论宗。再攻其他六宗。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中国佛学院的课程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是因为教师不同而有变化。

唯识宗讲过:《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广五蕴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摄大乘论》、《辨中边论》、《因明入正理论》、《解深密经》、《唯识章》、《瑜伽真实义品》。给唯识宗研究生讲过《成唯识论》。

三论宗讲过:《三论玄义》、《三论宗纲要》、《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肇论》、《嘉祥宗要》、《维摩诘经》、《金刚般若经》、《心经》等。

天台宗讲过:《教观纲宗》、《小止观》、《妙法莲华经》等。

华严宗讲过:《五教仪开蒙》、《大乘起信论》、《楞严经》等。

净土宗讲过:《净土五经》、《净土教理史》、《净土无生论》、《净宗法语大观》等。

在戒律方面讲过:《沙弥十戒》、《律学发轫》、《戒律学纲要》、《四分律戒本浅释》、《瑜伽菩萨戒本》等。

禅宗讲过:《禅宗大意》、《坛经》等。

一般基础课讲过:《遗教三经》、《俱舍论》、《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佛学概论》、《八宗概要》、《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各类讲座。

佛教史讲过:《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

政治文化课讲过:时事政策、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史、印度学、世界史、世界哲学史、古代汉语、英语。日语任选一门。另有选修课梵文和巴利文。

以上所列这些课程。不一定都讲。往往因教师不同而有所变动。从这些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唯识宗和三论宗占的比重大一些。在介绍性的课(佛教史及各类讲座)和原典方面。原典占的比重大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地道的佛教。因为有大量的原典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有大量的原典课。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原典的能力。各类佛教史及各类讲座可以丰富学员的佛教知识、开阔眼界。但学员自己可以看懂。讲课比例可以少一些。原典则不同。老师不讲。学员看不懂。所以讲课的比重占得应当大一些。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或从初级班到中级班。再到高级班。应当逐步加大原典的比重。如中国佛教史这门课。本科生以蒋维乔的《中国佛教史》或吕澂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为课本。到研究生阶段。则选读各类《僧传》和《经录》。在选讲原典方面。也要考虑难易的不同。应当是由易渐难。

中国大陆的佛教教育。有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师资。这方面台湾的佛教教育比我们要好一些。台湾僧人的文化水平比我们高。师资队伍比我们强。这促使我们佛教界重视教育。重视培养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九九二年一月中国佛教协会在上海召开“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会议”。赵朴初会长大声疾呼:“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

佛学常识七代表什么含义

的工作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

佛学常识及答案

”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成立。作为培养高级佛学专门人才的教育和研究机构。“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僧伽文化素质。培养爱国爱教的合格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化文化建设。大力提升佛教学术水准为宗旨。以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僧伽学术人才为己任。”这符合赵朴初会长的要求。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师资。不得不向南京大学等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刚开始的时候。这样做是必要的。但应当逐步建立起僧人自己的教师队伍。外聘教师应当逐步减少。僧人教师应当逐步增加。戒律课只能由僧人来讲。社会上研究佛教的专家学者不遵守佛教戒律。也没资格讲戒律。到这里来任课的老师也应当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一旦僧人中有人能讲这门课。自己就赶快退下来。为僧人让路。我谈谈我个人的体会:我在中国佛学院兼课十年了。曾讲过因明、唯识、中观、印度佛教史、梵文等课。一旦有研究生能讲我所讲的课。我就给他们让位。再换一门课。有出家人能讲这门课时。我又退下来。再换一门课。所以我换的课比较多。

在全国二十多所佛教院校当中。中国佛学院的师资队伍是比较强的。也需要聘请社会上的兼职教师。这种形式还会长期存在下去。西园寺聘请兼职教师会更多一些。几年以后。西园寺不仅为自己培养出教师队伍。也会给其他佛教院校输送师资。这是功德无量的事业。所以我对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

在办学之初。我们应当学习中国佛学院的成功经验。中国佛学院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呢?赵朴初院长在中国佛学院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总结为五条:

(一)、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宗教院校正确的办学方针。以培养和造就一支热爱祖国。接受党和政府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宗教学识。立志从事宗教事业。并能联系信教群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为宗旨。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办宗教院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重视政治标准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办的是宗教的学修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要引导学僧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国际交往的优良传统。

(二)、佛教院校要实行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以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为先导。以戒定慧三学为纲。以文化科学法律政策知识为基础。教书育人、解行相应的教学方针。

(三)、必须有一个在思想修养、宗教学知识和修持、组织领导能力上比较强的。和合共事。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必须有一支专业娴熟。胜任教学乃至具有相当宗教学术权威的师资队伍。必须坚持条件。把好招生关。严格考核。择优录取。必须配备精干的有志献身佛教教育事业教学的行政管理人员。

(四)、从严治校。严格管理。发扬民主。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纪律严明。

(五)、在坚持勤俭办学的原则下。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解决好教学、研究、修持、生活、办公、接待等场所。配备必要的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措施。(见《法源》中国佛学院校庆四十

心经中的佛学常识

周年专辑纪念册)

赵朴老总结的这五条很全面。政治方向是最重要的。所以放在第一条。以下讲到学员的学习、修持。还讲到领导班子、师资队伍、行政管理、后勤保障、招生等。只要我们严格从这五方面下功夫。我们就会取得预期的理想成果。

原文出处: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69202/

以上是关于「佛教」韩廷杰教授: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韩廷杰教授:学习中国佛学院的办学经验做好西园寺的佛教教育;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43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