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夹注本)、《<宝性论>大疏》(藏汉对照本)翻译审稿会在人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5-30 13:45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夹注本)、《<宝性论>大疏》(藏汉对照本)翻译审稿会在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夹注本)、《<宝性论>大疏》(藏汉对照本)翻译审稿会在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夹注本)、《<宝性论>大疏》(藏汉对照本)翻译审稿会在人

佛教-《<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夹注本)、《<宝性论>大疏》(藏汉对照本)翻译审稿会在人
佛教-《<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夹注本)、《<宝性论>大疏》(藏汉对照本)翻译审稿会在人

会议现场(图:学诚法师博客)

丰财园在线北京讯2012年8月31日上午,《<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夹注本)、《<宝性论>大疏》(藏汉对照本)翻译审稿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副院长魏德东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评审专家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中央民族大学班班多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沈卫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嘉木扬·凯朝研究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文良副教授、张雪松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室陈彪编审;国际佛学研究

佛教知识怎么拜佛

中心土登曲扎研究员、国家宗教局外事司陈冠桥等。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藏地弘传极广,历来有诸多大德为之作注、作释、作讲义、作提要,不下二百余种。其中四种最重要的注疏,后人将其合为一编,分上下二函,即所谓《四家合注》。四家注中,第一家为跋梭化身曲吉坚参(1537-1605)的墨注;第二家为卡若堪钦阿旺饶丹汇编第三十任甘丹赤巴达陇扎巴罗追嘉措(1546-?)向第三十五任甘丹赤巴贡却群佩(1573-1646)口述的贡汝法源口传,又称达陇扎巴道次黄注;第三家为遍知嘉木样协巴第一世阿旺尊哲(1646-1721)在帕邦卡兰若所著的道次科判,又称红注;第四家则是扎底格西仁钦顿珠所著的毗钵舍那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由法尊法师译成汉文,讫今已有七十多年;而对学人理解《广论》原文最有帮助的注解,却仍没有一种译为汉文。本次宗峰法师、缘宗法师翻译的《四家合注》为汉文首译,所据藏文原本为隆务寺版的册页本《四家合注》与拉卜楞寺版的木刻《四家合注》印本。

《宝性

书法佛教知识图片大全大图

论》是弥勒五论之一,在佛教思想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印度无著曾为之作《宝性论释》(现存北魏勒那摩提汉译本《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西藏嘉曹杰·达玛仁钦(1364-1432)为《宝性论释》作疏,即此次哥伦比亚大学江波(仁钦曲札)所译《宝性论大疏》。该书汉译者认为《宝性论大疏》是嘉曹杰从仁达瓦、宗喀巴二位师长学习此论的听法笔记。特别是宗喀巴大师,可

哈佛教授冷知识

以看作是本书的合著者;因此本书实际上是以宗喀巴的思想为指导,全面地反映了宗喀巴对《宝性论》本释以及“如来藏”教义的理解,属于为“意旨作注”一类,对于研究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如来藏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与会专家学者就宗峰法师、缘宗法师翻

古代佛教知识梳理图表

译的《四家合注》、江波翻译的《大疏》,在汉、藏佛教研究中的重要学术意义和价值判断进行了探讨,特别对两部译著在出版体例、术语翻译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设的意义和建议。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120909293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lt;菩提道次第广论&gt;四家合注》(夹注本)、《&lt;宝性论&gt;大疏》(藏汉对照本)翻译审稿会在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lt;菩提道次第广论&gt;四家合注》(夹注本)、《&lt;宝性论&gt;大疏》(藏汉对照本)翻译审稿会在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850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