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物-甘肃临夏炳灵寺大佛内发现明代佛经等珍贵文物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5-29 17: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物-甘肃临夏炳灵寺大佛内发现明代佛经等珍贵文物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物-甘肃临夏炳灵寺大佛内发现明代佛经等珍贵文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甘肃临夏炳灵寺大佛内发现明代佛经等珍贵文物

丰财园在线甘肃讯 近日,拥有千年历史的甘肃临夏炳灵寺第171龛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在唐代大佛的顶髻内发现了一部明代佛经。同时,在大佛的前额发现一块罕见的蛋形水晶宝石。

经过文物专家的初步鉴定,发现炳灵寺大佛顶髻上严宝内的藏经为严格依照经典仪轨所装的法舍利藏。而在大佛螺髻下面发现的麦粒与残香应该是五香和五谷宝藏中的残余物。此外,根据大佛右颊耳根处发现的彩绘断层以及大佛的泥质螺髻,文保工作者看到了明显的明代重修混迹。经过专业红外光谱测定和实验室取样分析鉴定估值,目前已经证实该水晶为石英族矿石中的透明水晶,水晶横宽7.22厘米,体高8.85厘米。水晶表面未经打磨,呈现天然的刻面,体内矿物包裹体较少,透明度高,但裂缝较多。这块水晶体量较大,为较为罕见的水晶宝石。水晶有磷光,古代佛教人士因这种矿石似五彩祥云的佛光,故称其为“菩萨石”。 这也是炳灵寺众多佛像中,发现的最大的一块宝石,且因其镶嵌部位在大佛前额正上方的螺髻间,在当时应该是最为尊贵的象征。关于宝石的具体价值,还有待文物专家进一步考证。

此次针对大佛的修复工程是2011年6月开始实施的,由于第171龛高约30米,大佛高达27米,所以一直以来文保工作者很难近距离地看到大佛的顶部。在大规模的修复过程中,文保工作者发现在大佛顶髻上的泥塑严宝以白色麻布紧紧包裹,在进一步地发掘中文保人员在尖顶处的一个破损洞口内发现了一部卷成筒状用黄布缠裹的佛经。经查看,佛经顶端遭战火焚烧,但是从火烧后断面上显现的零星藏文字母判断这部佛经为藏文经典,但遗憾的是经卷固定在了严宝内没有办法取出,所以佛经上的内容目前还不得而知。此外,在维修过程中,文保工作者还在脱落下来的明代后加的小螺髻下,发现

书法佛教知识图片高清大全

了几粒已经碳化了的麦粒和几节残香,从麦粒的外形及大小来看,应为当地生产的夏小麦。

炳灵寺石窟中的第171龛大佛窟自盛唐建成以来已有1300年的历史,大佛不论是高度还是宽度都是炳灵寺石窟中最为壮观的,因此也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九大佛、中国第五大佛、甘肃第三大佛,该大佛也成为了炳灵寺的标志。

炳灵寺:
炳灵寺唐代大佛位于炳灵寺第171佛龛内,建于盛唐、中唐时期,明代重修。佛像高达27米,上半身为石雕,下半身为泥塑,是唐代以来佛教艺术的结晶。根据记载,明代曾在大佛前修建九层楼阁以保护大像,但是在清同治年间被毁。1967年曾经在维修时清理出了九层楼的柱础,1982年省文物部门对大佛腿部进行了加固,2006年,对于大佛的保护再一次进入到了人们的视线当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敦煌研究院等单位相继完成了对大佛的各方面摸底工作。2010年底,

佛教知识大全集四念法

经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正式批准了大佛保护维修方

所有知识来源于佛教

案,国家文物局投资150万元,由敦煌研究院负责设计和

佛教知识小程序有哪些名字

施工,主要是对大佛本体的保护维修,重点对面部、手部、脚部等地方进行维修治理。
文物-甘肃临夏炳灵寺大佛内发现明代佛经等珍贵文物
文物-甘肃临夏炳灵寺大佛内发现明代佛经等珍贵文物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1301254213.html

以上是关于文物-甘肃临夏炳灵寺大佛内发现明代佛经等珍贵文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物-甘肃临夏炳灵寺大佛内发现明代佛经等珍贵文物;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818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