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潘宗光教授赴中国佛学院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潘宗光教授赴中国佛学院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潘宗光教授赴中国佛学院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2016年3月11日晚,著名科学家、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应邀在中国佛学院大礼堂,为佛学院全体师生作了题为《佛教与科学》的专题学术讲座。中国佛学院全院师生及信众2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中国佛学院教务处副主任觉灯法师主持讲座。
潘教授以科学家的深厚学养与宏阔视野,结合多年修学佛法的亲身经历,从科学的宇宙观、佛教的核心思想、佛教与科学、佛教的实践四方面,生动而客观地阐述了自己对佛教与科学彼此间关系的理解与体悟。
潘教授首先援引相对论、量子力学、弦论及M理论等前沿科学理论,逐一论证早期科学的唯物实在论是错误的。一切物质、空间与时间不是实有,不是固定不变,物质与现象都是因条件凝聚而产生,条件改变而变化,条件分散而消失;潘教授通过大爆炸理论来讨论宇宙的起源,指出一切物质、空间与时间是无中生有的。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无,而是充满着一种神秘、还未为人所感知的暗能量;潘教授引用“量子纠缠”的理论,告诉我们宇宙和意识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意识可以影响物体、环境与生活,甚至可以创造及改变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强烈地意识或共同愿望的群体意识所导致的影响会更大;潘教授引用“能量守恒定律”理论,告诉大家宇宙的一切万事万物与现象只是能量的转移,总量是不变的,是不增不减的。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多重宇宙的存在,多重宇宙的共存,不同宇宙、不同时间都可能有不同的生命体存在。
潘教授通过苹果种子结出苹果、孟母三迁等例子,告诉大家世间一切万事万物都随因缘而生,随因缘而改变,随因缘而灭;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是不能孤立独存,而是相互依托的,此即是佛教的“无常“、”无我“思想。而佛教认为宇宙的本体是“空性”的,我们平常所认为实有的一切事物、一切感受、一切时空,只是表面的实有,其本质是不停地变换着,是“无常”、“无我”,是互动互融的。宇宙
通过对比,潘教授归纳总结了他对佛教与科学之关系的体会。他指出,佛教是从宗教及教育两个角度认识宇宙,而科学则是根据理论与实验了解宇宙。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量子纠缠、能量守恒定律等理论对于宇宙万事万物的认知,与佛教“无常”&ld
最后,潘教授告诉大家,要以平常心接受世事无常的自然规律,做到以慈悲、包容、公平的心对待人和事。建议大家把心安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1603151189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潘宗光教授赴中国佛学院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潘宗光教授赴中国佛学院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