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智宗法师应邀赴浙江普陀山宝陀讲寺作《<普门品>三问释疑》佛学专题讲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智宗法师应邀赴浙江普陀山宝陀讲寺作《<普门品>三问释疑》佛学专题讲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智宗法师应邀赴浙江普陀山宝陀讲寺作《<普门品>三问释疑》佛学专题讲座
4月1日下午,浙江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慧济禅寺监院智宗法师应邀于宝陀讲寺普门讲堂作题为《<普门品>三问释疑》佛学专题讲座。普陀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明禅法师、办公室主任昌智法师等出席,普陀山全山各寺院僧众、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学僧及随喜护法居士共200余人参加听经。
就当天是“愚人节”这一巧合,智宗法
智宗法师说,平常生活与弘法过程中,常有人向他提出众多的疑问,归纳起来有三方面,也即是题目的“三问&
针对第一个问题,智宗法师开示说,只要在佛教史,每部经典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和政治等方面达到相贯通的理解与掌握,就能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对于第二个问题,智宗法师提醒学佛人或佛学研究者,读经时,一定要读史,对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的文化交相汇流、历史背景认真加以研究,只有弄懂观世音信仰从何而来,《普门品》的历史渊源,包括妈祖信仰,找出源头出处,自然豁然开朗,天机呈现。
第三个问题,则是佛教中国化产生的,普门品版也是学院派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是中国化的结果,现在佛教倡导正本清源,因此寺院殿堂严格按普门品版中国化的三十二应身塑造设像。智宗法师通过介绍鱼篮观音、白衣观音等信仰的产生指出,三十二应身是以中
整个讲座过程中,智宗法师通过讲述中、印文化融合的历史及当时的社会政治人文,加之对《普门品》、观音信仰、观音文化的产生以及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剖析,对大众作了精彩生动的开示,知识丰富、语言风趣,并在最后提出,学习佛法、理解经典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要把握“般若”的真谛,只有善于倾听和顺应社会发展的呼声,与时俱进,才能做到真正的弘法,让大乘佛教、佛法利益社会、人群。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1704041385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智宗法师应邀赴浙江普陀山宝陀讲寺作《<普门品>三问释疑》佛学专题讲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智宗法师应邀赴浙江普陀山宝陀讲寺作《<普门品>三问释疑》佛学专题讲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