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善恶不离一念心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29 18:03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善恶不离一念心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善恶不离一念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善恶不离一念心

佛教-善恶不离一念心
佛教-善恶不离一念心
一念为善,天地增加正气;一念为恶,天地增加戾气。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教的真谛。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人人都不能行这个道理,所以天下大乱。 我们在打禅七,就是“改恶向善”,是“改过自新”最好的机会。一念恶,天地会有狂风暴雨发生,造成灾害。如果全世界所有的人类,都能受持五戒,奉行十善,天地会风调雨顺,世界会国泰民安。 简言之,上自元首,下至老百姓,守五戒,行十善,这个国家一定丰衣足食,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若是犯五戒,造十恶,毫无问题,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家庭不和睦,社会不安宁,国家不富强,百姓过 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参禅,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禅堂里一心参禅,其它妄念停止下来。专心参禅,拿得起,放得下,一念是谁?时刻在寻找!这就是守五戒,也是行十善。禅堂一坐,五戒十善具足了。因为这个,所以不要浪费时间,不要打些无益的妄念,要把握时机来参“念佛是谁?” 参禅时,要努力用功,勇猛精进。要回光返照,反求诸己,问问自己,

佛教展参展商知识点培训

生了多少善念?生了多少恶 念?打了多少妄想?要统计一番。 未生善念,令生善念; 已生善念,令其增长。 未生恶念,令其不生; 已生恶念,令其消灭。 这就是修行初步的基础。 世界为什么会毁灭?因为人们的

山河令的佛教知识

“善念少、恶念多”的缘故。一念为善,天地增加正气;一念为恶,天地增加戾气。要转戾气为祥和,戾气就是毒气,生一念贪心,宇宙间的毒气就多一点;生一念嗔心,宇宙间的毒气就多一点;生一念痴心,宇宙间的毒气就多一点。如果用贪嗔痴三毒来处理事情,就会天昏地暗发生

佛教寺院宣传法规知识讲座

灾难。如果用戒定慧来处理事情,天会清,地会宁。所以说,恶人多的地方,灾难就重;善人多的地方,吉祥增加。总而言之,灾难或吉祥,都在人为。古人说:“善恶两条道,修的修,造的造。”修善者能出离三界,造恶者能堕落三道。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有智慧就是善

刘灿梁佛教知识基本讲解

念,有愚痴就是恶念。世间一切都在说法,有的说善法,有的说恶法,有的说旁门左道的邪知邪见法,有的说中道了义的正知正见法。换句话说,说善法,教人看得破,放得下,得到自在;说恶法,教人看不破,放不下,得不到自在。人为什么颠颠倒倒?就因为执着,一切放不下。 古诗云:“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你们想一想,看一看,所有的人,谁能逃出生死关?在一生之中,图个好名,死了,名也没有啦!贪个大官,死了,官也没有啦!一切成空。中国有个秦始皇,他修万里长城,为保护子孙万代做皇帝。不料才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只做了三年的皇帝,就被丞相赵高所弒,这不是枉费一番心机吗? 古今中外,发大财,当大官的人,糊涂过一生,争名夺利,造了多少孽障,死的时候,两手空空去见阎王。由此观之,我们参禅一定要用功,不可懈怠,不可放逸,错过机会,后悔莫及。所谓“一寸时光,一寸命光”,有人说:“等我功成名就时,再放下一切,专心修道。”可是时光不等待,那就晚了。参禅也好,念佛也好,只要认真修行,都能出离生死关。到临终时,身无痛苦,心无贪恋,如入禅定,含笑往生,这才是对生死大事有把握!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18052214845.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善恶不离一念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善恶不离一念心;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436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