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29 14: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

佛教-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
佛教-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


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
问我者是谁?若无谁,何以能问我,当下肯定这个能问者,即是汝性也,不用客气,也勿生犹豫不决;若无性谁能宣扬佛法?若无性何人能行住坐卧?若无性谁在穿衣吃饭?乃至施为动作,搬材运水!性在二六时中往返不息,只因汝心迷而不觉,因何说性在何处,若无性之存在,多生累劫至今,乃至未来,谁能延续!若问性在何处,性本无形相,无相无无相,是名为体;若作用时,便在六根(梵

佛教丛林基础知识目录

语sad indriyani)门头自由出入,运用千变万化,无障无碍,君见否?四圣六凡不出此性之体用,迷者六凡,悟者四圣,只因迷悟有别。 修道者应先万念妄想大死一番,佛性(梵语buddha-dhatu)方可苏醒而见性,见性后自性妙

佛教方面专业知识

用无穷。众生之心应大死一番,此妄心应休去歇去,古庙香炉去,枯木寒灰去,一念万年去,如人死人去,若能如是用,万念俱灰,妄心死至无可再死,心安有不成道乎!万法不立,一尘不染,本来面目现前,正是见性体之际。人人肯死心切愿,勇猛精进,开悟证入自性本体,有何不可! 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无所分别,人人见性,人人成佛。 开悟圣僧云:请君仰面看虚空,廓然无边不见踪;若解转身些子力,头头物物总相逢。 妙明觉性之体,赞不及,毁不及,若了一,万事毕,无欠无余若太虚,为君题作波罗蜜。真性中本来荡然空空,一法不立,一尘不染,说是一物即不中,真如本体,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寂照不二,诸佛普现。 除却凡情圣情,心外更别无佛,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心外无别佛,若不信自心是佛,无有是处,穷劫修道,总是门外汉。心本无形,因尘有相,尘灭心灭,因尘见性,性本无生无灭,真性湛然。 凡夫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大空大有,不空不有,空有自在,中道(梵语madhyama-pratipad)实相普现前。你有我亦有,

关于地理佛教的知识点

君无我亦无,有无俱不立,相对嘴卢都。信心清净者,信本来心无法可得,不起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住无所住,了得无所得,究竟涅槃。 清净觉性,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梵语marga),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见本性为禅。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

佛教一些实用的知识

,用体本来空,言名犹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若会妙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佛性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纤尘不染,一法不立,至性中人。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本性空寂,莫取一切相,即合圣意;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一性空故。若能如是见,是名正见;若不如是见,是名邪见。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自见本性,见自法身佛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梵语nuttara-samdodhi)。仁者见性否?若未见者,应如法如是见;若见者,汝之佛性与诸佛正等无异无别,恭禧仁者也!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18061014901.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佛教常说的“本性”在何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430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