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心动计划-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观照起心动念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27 09:12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心动计划-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观照起心动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心动计划-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观照起心动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观照起心动念

心动计划-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观照起心动念
心动计划-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观照起心动念


起心动念是我们要做一件事前发起来的想法,这些想法对我们生活是很重要的。我们做事前首

佛教的礼仪知识大全视频

先要有想法,有计划,

佛教知识何为六时吉祥

有行动,最初肯定是先起心动念。事情的好坏跟我们的念头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这会大家一起共修学习善法,这时候的念头就是善的。我们的凡夫的心就像猴子野马,乱跑乱跳,没有定性,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有的人

灵隐寺佛教知识讲解大全

说我做善事就好,但是以佛的标准都是在造业。每天一醒来,我们可能就是在考虑怎么多赚点钱;因为我们的傲慢,明明是自己错了,但是就是不认错,对错不明,真假不分,就是痴迷;别人讲一句,我们就火冒三丈,骂人。我们每天在贪嗔痴里轮回。就算我们去掉了贪嗔痴,我们还有可能在无意中伤害到别的生命。  我们今天认识了佛法,接触了佛法就要懂得观照我们的起心动念,少造业。有时候别人来找我们的麻烦,其实都是有因缘的,没有一件缘无故的,有可能是我们过去有意或无意间中伤了别人。所以佛制定了很多戒律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戒律是用来保护我们的,我们只有持戒才会不造业,才不会让别人心生烦恼。诸佛菩萨的心是大爱的,他关爱的不仅仅是人,而是所有的每一个生命。  我们要思考我们的心如何起,念该怎么动。造什么因得什么果,我们的行为和我们起心动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我的处事中,我常常会区别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我们一定要理清这个关系。当别人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情,我们先要考虑下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是有意做还是无意做的。无意的话,我们就不能去计较。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恩怨是非,就是要理清别人的出发点和用意。  我们要慈悲,要学习诸佛菩萨的起心动念,他们的起心动念都是善的,没有恶的。菩提是觉悟,是大觉,一切为善,为公,不为私。没有一个佛菩萨是因为自己个人的幸福而成就的。现实生活中慈善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就是现代生活中菩萨。我们要按照佛菩萨的修善、修公,去恶、去私,这样我们身边就都是祥和的、开心的、快乐的。  开心快乐从哪里来?都是从无私中来!我们的开心快乐绝不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可以成就的。

佛教风水入门知识大全图片

以前我们佛缘斋供餐的时候,无私奉献的义工、欢喜来吃素的、发心供养的都是无私的,这些无私营造了我们和谐的氛围。无私行为的前提就是有一个无私的起心动念。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首先就是要观照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能利益到多少人,帮助多少人,这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虽然有慈善的心,首先要把自己生活过好。诸佛菩萨也不支持说利益别人伤害自己,强调的是自利利他,先把自己搞好了,才能利益到别人。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19040515748.html

以上是关于心动计划-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观照起心动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心动计划-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观照起心动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347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