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不发代众生苦的心,悲心就不切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25 08:48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不发代众生苦的心,悲心就不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不发代众生苦的心,悲心就不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发代众生苦的心,悲心就不切

佛教-不发代众生苦的心,悲心就不切
佛教-不发代众生苦的心,悲心就不切

出家人的形象就是佛的形象,佛陀赞叹出家人叫“见解脱”,解脱幢相。我们出家人只要走在街上,众生看到就得利益,所以是名“人天福田”。但是如果我们的心不能够发大乘普济之

佛教心理学知识大全

心,那我们的这个慈心就不周遍。如果我们不发代众生苦的心,那我们的悲心就不切。  有时候我们出行在外面,很辛苦,在车上犯困的时候,我就对随行的人说,“你看路边的这些楼房,这些楼房那里面住的是你爸***,你这一辈子就来这一次,你能睡觉吗?你回来了跟你爸妈又没见到,你要不要发一点愿,也替他们念一点经啊?”我这一讲,大家马上眼睛就睁开了,也不睡觉了。  你想想:你开车路过、飞机路过,下面众生都是你爸妈啊!如果我们一个佛弟子没有生起这样子的心,你就悲心不切。你慈和悲都没有生起来,你是一个好的佛弟子吗?你的形象跟佛一样,你的心却跟佛不一样,那不是惭愧吗?  确实有时候佛菩萨的这种威德会鞭策我们,我们就会特别惭愧,所以印光大师就称自己说“常惭愧僧”。修行人,惭愧是最低的底线,有惭愧心的佛弟子还能得救,不管在家出家的佛弟子,如果惭愧心都没有了,叫无惭无愧,无惭无愧,那个就不好说了。  那我们要怎么跟佛菩萨配合?  虽然我们身为佛子,我们有时候这个因地还是不真切的,我们做一个佛弟子还不是很合格的。  我们既要肯定地认知诸佛菩萨的慈悲是圆满的、威德是广大的、悲愿是真切的,要乘诸佛的愿、威德而离苦得乐;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怎么样?至少要生一点惭愧心,修一点因果法,修一点观世无常,远离一点世

佛教戒色知识

间的欲望,能少欲能知足,那我们就要

佛教历史知识视频

多修一点。  但同时不要认为我们修了这个就很了不起了,实际

佛教知识讲解视频

上我们还差得远。所以既不否定佛的因乘的法,我们也要承认、要认知、要深信佛陀果地的法。  那我们众生靠什么解脱呢?就是靠佛陀果地的威德力而解脱的。我们念佛就是以因地的心念佛果地的觉,叫以因地的心入果海,“因入果海”。那果地的威德遍入众生心,叫“果彻因源”,我们末法时代众生解脱就是靠这个。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20012916568.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不发代众生苦的心,悲心就不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不发代众生苦的心,悲心就不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270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