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25 06: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

佛教-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
佛教-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

身体的病痛是否会引起你内心的痛苦?如果有个重病号跟你说他现在“痛并快乐着”,你是不是觉得他精神有问题?佛陀教导我们“身虽苦而心不苦”,苦的来源是“身苦”,佛法的重点是察觉“心苦”,调伏“心苦”,止息“心苦”。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

高中历史佛教知识

迦兰陀竹园,告诉比丘们说:“比丘们!一般人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有修有证的圣弟子,也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呢?”  “世尊!您的教说,是我们学习正法的根源,也是我们学习正法的向导与依靠,请世尊为我们解说,让我们遵循您的教导来实践吧!”比丘们请求道。  “比丘们!一般人遇到生理上的各种苦痛,甚至于有致命之虞时,心里禁不住地生起悲伤忧愁、痛苦怨叹,继而愤怒迷乱而失去理智。这时,有两种感受会交相增长蔓延,那就是‘身受’与‘心受’。这种情形,就像有人中了一支毒箭,接着马上又中了第

佛教三十个文化知识

二支,成了苦上加苦的双重痛苦。 

历史九年级佛教知识点

 怎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一般人的无知,让他们欢乐时,就纵情享乐,成了欲贪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痛苦时,则生气不悦,成了瞋恚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在不苦不乐时,则浑沌不明,对苦、乐两种感受的生成原因、消失变化、余味黏着,终是祸患、必须舍离,没有真切如实的证知,成了愚痴烦恼的奴隶而不自知。这样,当他快乐时,就被快乐所牵绊;痛苦时,就被痛苦所牵绊;连不苦不乐时,也被不苦不乐牵绊着,这就是深陷贪、瞋、痴;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牵绊的一般人。  比丘们!有修有证的圣弟子就不一样了,当他们遇到生理上的各种苦痛,甚至于有致

佛教知识动业与不动业

命之虞时,心里不起悲伤忧愁、不痛苦怨叹、不愤怒迷乱,所以不会失去理智。这时,他只有一种感受,那就是‘身受’,而没有‘心受’。这种情形,就像只中了一支毒箭,不再中第二支。当他们有乐受时,心不染着,所以不会成为欲贪烦恼的奴隶;有苦受时心不染着,所以不会成为瞋恚烦恼的奴隶;在不苦不乐时,对苦、乐两种感受的生成原因、消失变化、余味黏着、终是祸患、必须舍离等,能真切如实的证知,不会成为愚痴烦恼的奴隶。这样,当他有乐受时,不为乐受所牵绊;有苦受时,不为苦受所牵绊;不苦不乐时,也不会被不苦不乐所牵绊,这就是解脱了贪、瞋、痴;不被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牵绊的圣弟子。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2002091659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被“身苦”折磨时,还要提防“心苦”这支毒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267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