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

  • 佛学常识-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4-24 02: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

文化-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
文化-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

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要立即回向。若是没有回向,就像一个很好的东西没有善加使用而白白浪费了。

做功德首先有发心,中间有正行,最后有回向。发心就像头一样;正行就像身体、心脏、生命一样;回向就像脚一样。就像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这个人要有头、有脚、有身体才能到达。我们种善根、修福德、做功德的时候也是一样。不管是为了得

佛教基础知识讲座视频

到人天的福报、罗汉的果位,还是想成佛,都要有回向的双脚。否则,在通往成就的路上一步也走不了,你所做的功德不能成为你得到这些福报和果位的因缘。

回向可以保护我们的功德和善根。若是不回向的话,在相续中突然生起嗔恨心或者产生邪见,这个功德就会消失。我们的阿赖耶识是一个大银行,它是法界银行,法界所有的众生都可以把自己的善根、福德、功德存在这个银行里。善根、福德、功德回向以后,就不会受到嗔恨心、邪见的损害。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这些非常重要。

功德存在法界银行里,利润特别大,每分钟都在增长,而且是无穷无尽的。留在自己的手里,它不仅不会增长,没有利润,还不安全。善根福德的果报也是,若是没有回向的话,享受一、两次就会消尽。就像钱在自己手里,花掉了就没有了一样。如果存上了,这个果报我们享受无数次也不会穷尽,直至菩提,直至成佛。

回,就是回转;向,就是归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回向的对境。回向时的心量越大越好。普贤菩萨作回向的时候,把善根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众生无边,我们学习普贤菩萨,把功德回向给法界所有众生,这样我们所作的功德也是无边无际的。有的人不敢回向,怕功德没有了。不是这样的。你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所得到的功德会更多、更圆满。

修行一定要心口相应,心和行为要一致,否则都是花言巧语,装模作样。整天发心发愿,说众生可怜我要度,佛菩萨功德无量我要学,却没有发自内心地做,都是假话,空话,大话。我们念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要学习普贤菩萨的愿

佛教什么佛是掌管知识的

。发心、回向都是愿。一个是在功德还没有做,或者准备做的时候发的愿;一个是功德做完以后发的愿。我们跟随普贤菩萨发大愿,这样心胸才能打开。发自内

佛教入门必须知道的知识

心地饶益所有的众生,才能断除我执我爱、

佛教公认的善知识有哪几位

自私自利。这都是对治我执我爱、自私自利的一些境界,一些修法。

为什么功德要回向给所有的法界父母众生?从诸法的事实真相来说,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都是我们的儿女,都是一家人。这样修炼自心,心胸才能打开。那时你会认识到,整个法界就是你的家,所有的众生都是你的家人。多自在啊!到哪里都自在!你看我们现在,到哪里都不自在,这不是我的家,是别人的家,不舒服。你真深信了佛讲的轮回、因果的道理,不会这样的。

所有的众生都当过你父母,都养育过你,都对你有恩德;所有的众生都做过你的儿女。这样的话,爱也好,情也好,面就大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众生都一样,都感到那么可亲。这本身就是一种喜悦、幸福的状态。

原文出处:http://www.china777.org/html/dalu/202008141709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为什么要发愿和回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changs/132215.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