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玉刚“削发”看世人对学佛的误解-概念推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从李玉刚“削发”看世人对学佛的误解-概念推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从李玉刚“削发”看世人对学佛的误解-概念推荐
主题:对学佛的误解
时 间:2014年12月5日
地 点:微闻思·居士沙龙群
开示法师:通贤法师、宏海法师
主 持 人:苏军敬
嘉 宾:张迪欧、班玛拉姆
评论辩论提纲:
1、学佛,学的是什么?
2、学佛的触机有哪些?
3、学佛,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利益?
4、若何澄清世人对佛教的误解?
【主持人】
12月1日,媒体热吵李玉刚“削发”,网报梳着马尾辫,合掌下跪的图片。这是不是出于商业目的而炒作,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个事宜中,社会对学佛的误解太多了。比如:认为只有苦大仇深的人才会学佛或削发。削发是一种回避、消极的心态等等。
@童凤英:佛教太好了,所以二千多年来,还有如斯强的生命力,但也正因为传承的时间太长,蒙的灰也太厚了。
【主持人】
对这全部事宜,两位嘉宾是若何看待,有请@班玛拉姆、@張迪歐
@班玛拉姆:其实,从媒体或"大众,"爱好炒作和热议明星削发,可以看到一些背后的念头。无非感到削发是个新鲜或者有点丢人的工作。对学佛和佛教有着极为严重的误解。
【主持人】
这种报道实际上还加深了社会对学佛的各种误解。比如:他的工作单位作出的书面声明中提到李玉刚“热爱生活”如此,似乎意谓着佛门里的人不太热爱生活。有的挖掘原因,猜测似乎是情感失意。这是很狭隘的思路。
@觉一:社会的价值导向问题很大,经济至上,导致伦理沦丧,人道缺失。对佛教的误解、误导,甚至抵制、应用的现象异常普遍。
话题一、为什么学佛?
【主持人】
若何澄清这个误解,我们可以先来商量什么是学佛?首先要搞清楚学的对象,即什么是“佛”?
@班玛拉姆:学佛就是进修佛陀的聪明。佛陀是断二障,成办二利的觉行圆满者。究竟的离苦得乐者。
“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它在梵语中发音是“布达”,汉语译作“佛陀”,藏语称为“桑杰”,是正觉者之义。所谓正觉者,“正”是纠正一切罪障,“觉”是觉悟一切聪明。个中,觉又有自觉、觉他两层含义,“自觉”是自身已彻底通晓宇宙万物的本相;“觉他”则是依靠这种聪明宣说佛法,令无量无边的众生离开苦海。 ——引自《为什么学佛》
@强田林:谜底很清晰:学的是“佛”。佛者,觉也。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信佛言、解佛义、行佛法、证佛性,就是学佛。
【主持人】
@班玛拉姆:明白了“佛”的含义,对“学佛”的误解就不言而喻了。
各类经典指出,佛者觉也,就是觉悟的“觉”。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佛的意思。也就是“布达”这个的意思,究竟而言守着一个觉悟的“觉”。
要把这个“佛”字搞清楚,明白他最核心的意思是“觉悟”。假如“佛”字没搞清楚就说学佛,对象都不清楚,你怎么学?怎么说?很多的表述就不见次序递次。
学佛不能离开这个最核心的目的。其他的所有的器械都是一种方法,所谓佛法,等于一种成佛的方法。方法本身只是方法,只有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去实践,去达到这个方法所指向的境界,这个方法的意义才呈显出来。
假如一定要把觉的意义或境界用说话来表达的话,那就是--弗成思议!怎么可能说的清楚?你再怎么说他,肯定是远远不止这一些。所以我们只能是选择两千多年来一向流传下来的典籍上经常用的这些表达。因为,他(佛陀)的功德任何时刻都弗成能去穷尽的,所以任何时刻他(佛陀的功德)都是不止于此的。
@班玛拉姆:赞同!以“为什么学佛”和从“佛”字上破题,切实其实可以让我们开宗名义,明白所谓误解的根子在哪里?误解是因为没有抓到学佛的根本,往往是经由过程一种外面现象,比如经由过程某些学佛人的言行来判断学佛是个什么样的工作,有点像盲人摸象,很片面。
【主持人】
其实,社会看学佛,对学佛有些误解,我们学佛的居士的言行是个中的原因之一。
话题二:学佛的触机
【主持人】 学佛是不是因为苦大仇深而仅仅为了寻找依靠呢?能不能谈谈各自学佛的触机?
@班玛拉姆 我自己学佛的触机照样很愉快的。因为看了片子少林寺。对技击和和尚特别爱慕。
@朱欣 其实,很多人学佛确实因为各种不顺利才开始学佛的,这说明佛法的深刻,解决难问题。
因为家庭或工作不顺利而信佛恰好说明世间对象解决不了问题了,所以才找到佛法。佛法加倍包涵和更能解决复杂问题,小问题也不用找佛法。佛法是商量人生真谛的,类似问题(人人)日常平凡是不会思虑的。
@班玛拉姆 @朱欣:是的!有句话叫不苦不出离。虽然我小我学佛的触机是片子。然则真正对佛法产生信心照样对三界火宅,有求皆“苦”有了熟悉,才加倍果断学佛,成佛的信念的。
@那妞:以前吧,怕死,因为认为那会疼,而且这么花花的美好世界,死了就啥都没啦。
后来,接触佛法了,才知道,原来“死”不了,咋都死不了,永远死不了,而且会赓续的以不合形态生死活死,这下问题来了,原来,死而不了,才是最恐怖的工作!
怎么才能不再生死活死呢?哎,前面有离开成功的师长教师,佛!那就学佛吧。
【主持人】会不会有人,因为热爱生活,热爱(自他)生命而去学佛,有吗?肯定有!
@强田林为何学佛,自觉时利他,自觉后觉他。
@张迪欧记得有个虚云长老的故事,即,长老削发,师父问为何削发。答:1、为了了脱死活2、为了普度众生3、为了荷担如来家业
话题三、学佛的利益
@鱼儿/朝晖:学佛以来我一点都不认为修学佛法是负面的或是回避现实,佛陀的正赐教会我如实生活,如实工作,如实做人,心变得越来越安闲了,生活也越来越有正能量了。异常欢乐
@班玛拉姆:佛陀经由过程三转法轮从世俗谛到圣义谛已经将佛法宣说周遍、圆满了。然则佛法的利益,归根到底是四个字,即:离苦得乐。所谓的乐呢,分为暂时的安泰和究竟的安泰。暂时的安泰就是现世我们所获得的衣食住行,受用上的安泰等等。这是世俗谛上的乐。但还有一种超越世俗谛的大乐,即证悟大空性,不住死活,超越死活的究竟大乐。(即佛的境界)
@庐州茶事 果德我老家在岳西,禅宗二祖在司空山开道场。我们家白叟初一、十五爱好去寺庙烧香。刚开始我以为这是迷信,后来经由过程进修,熟悉到拜佛、学佛不是迷信,是要自己熟悉自己,指导自己,修正自己的行为,再去赞助别人。
学佛今后,我自己有了改变,家庭生活少了争吵,多了欢笑
【主持人】学佛是一件超级快乐的事!
话题四:若何澄清世人的误解
【主持人】 看,社会媒体,是那么误会“学佛”,我们居士正有责任。
@张迪欧 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刚学佛的时刻,很爱好劝家人学佛,甚至还和人家急。 现在的感触是,做好自己,让身边的人感到到,学佛的人越来越好,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幸福。那样自然就改变了身边不学佛的人的设法主意了。
@未了 居士学佛最最基本的是要正竖立场,遵纪守法,持戒守则。自己都做不到,天天大叫小叫,见人脸都拉得老长,为一点小事就争辩不休,若何劝人学佛、敬佛?人家见了会说,你还学佛呢,佛就是这样教你的吗?所以管好自己,清净自身做好榜样异常重要。
@贤净末学学佛是以:熟悉自己、改造自己、提升自己甚至圆满自己为要旨的。
@淡淡的馨香:苏师长教师好,对佛教的误解似乎会在于很多方面,尤其是,现实、身侧,即使有些人号称是学佛了,似乎也诵了很多的经,看了很多的文(法),是觉了,开聪明了,但照样在做伤风败俗、伦理丧失、言行相诡、表里不一的工作。那,这个中的学佛又该若何看待呢?
@张迪欧@淡淡的馨香:我还真是认为,假如一小我看了很多的佛经,是基本不会做出那么恶劣的事儿的。除非那人只是把学佛当成读小说,读古文,进修语文课一样。那其实也不是学佛了。
@班玛拉姆@淡淡的馨香:其实刚刚已经说过,佛陀是断证圆满者。所谓断呢,是指的断烦恼障和所知障;证呢,证的是人无我和法无我。这才叫觉。假如真的是觉了,开聪明了,是不会有那些烦恼的。有烦恼就说明照样在进修阶段,还没有成佛。有那种现象,就很正常了。
【主持人】 @淡淡的馨香 看懂地图,比起还不知道怎么走要好,虽然,看懂了地图不等于已经上道。出发了,走了良久,并不等于已到目的地。所以,境界是境界,功夫是功夫,不能眉毛鼻子一把抓,混同着讲会乱套。
法师开示:
通贤法师:为什么学佛?
为什么学佛?对于很多初学佛者或学佛已久的同修来讲,是值得沉思的问题。从人人的评论辩论上看,更多是落到名相上了。虽然也谈到了学佛,学的是“佛”。这个不错。佛的解释是“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但谈到“这种境界是无法用说话来表达的”,这样的表达,轻易让人们感到望而却步。
我们要留意,学佛更重要的是学佛的上行下效。
所谓言传,即佛陀所讲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经典。这里有佛陀无问自说的;有学生请问而说的;也有如律,为针对学生所出现问题而制定的,而说的教法。同时,言传中还有佛陀所教导我们的窍门。以及我们修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这都是对于我们修学者有益处的。所谓身教,我们平日知道,身教大于言教。身教就是亲自历行的。佛陀的身教就是经由过程四摄六度表现的。比如,持戒,佛陀持戒是最精严的;比如利行和同事。一个比丘眼睛生病了,佛陀就亲自为他缝衣服,佛陀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佛而将自己抬到很高的地位。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佛也是从凡夫修行而来的。在这一世,佛陀是从一位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一小我,修行而成的。经典中也讲,我们人人皆具佛性,与佛是无二无其余。然则,因为我们为烦恼习惯所迷,所以我们不能成佛。这就是我们与佛的差别。那么我们学佛,其实最根本的是什么?就是要学--做人。所以,太虚大师所讲:“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所以,我们学佛除了进修佛的上行下效,最根本的就先要学好做一小我。最基本的就是从十善业先做起,进修做人!然后,要进修佛陀的自利利他。首先要自利,自己要修学佛法;然后要利他。最后,觉行圆满。这就是我对为什么学佛这个话题,做一个总结性的概括。所以,我们在评论辩论一个问题的时刻,不能只是在面上模糊的去概括,去评论辩论。我们更要落实到具体的实际的问题上去。
宏海法师:关于削发的触机佛家信任因果,总之是有人缘才会走到这里。最圆满的是知道佛法名贵,心生向往;还有从小因家里陶冶;比较多一点的是从小生病;从地域上看,象福建、藏地,家里送孩子削发是极为光荣的工作。不和讲,可能有人是因失恋,生意失败而削发的,而这个恰好是相符了佛法中识破、放下,降伏烦恼这个思惟层面。这是个契合点。没有这个契合点,那你可能拥有一种俗世的幸福,而未必有反观人生,懂得世界、人生真实意义的机会。而只是庸俗的幸福着终老,也不知道生命从哪来到哪去。再者,不管际遇何种人缘致使削发,那就是人生的升华和高尚的展现。因为世间的器械你不看重了。人的追求是可以层次更高的。我们要感恩,无论是正面的引导照样不和的促发,在佛门都称增上缘。比如虚云老和尚从小就信佛,弘一大师是经历了人生百态才削发的。最后可以总结,我们有时刻看待削发是一种世人的猎奇心理或一种平常心态。比如,我们老是认为削发人很多器械不能吃,很多事也不能干,对这份割舍就受不了。然则你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去思虑。比方,我们钱多了今后,那你肯定不会因为一元、两元去斤斤计较、讨价还价了。那是因为你找到了更高、更好的器械了,就会主动放弃小利。人人还可以做一个反思。我们问“为什么要削发?”“为什么要学佛?”这是一个真命题照样一个伪命题?我们为什么不问:为什么要进修?为什么要考大学?为什么要工作、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这都是人世百态,削发也是人世的一态。因为我们太习惯多态是一种常态了,就认为少态是一种变态。其实,这只是百态之一。
宏海法师:学佛的利益学佛的意义有好几层。首先,我们要承认,我们的身心在所生计的世界中时刻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我们一向在追求,愿望一切所欲皆如所愿,物质、情感皆为我掌控。而当得不到时,就有了“求不得苦”。当人人都都习以为常的去占领,就会有道德伦理的下滑。佛法的戒律或者说儒家仁义礼智信方面的教导,都可以赞助人人
最后,你是想做为一位德者、智者照样解脱者?这些定位都可以在佛法中找到。做为学佛的人也要明白自己想要经由过程佛法获得什么?所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4305.html
以上是关于从李玉刚“削发”看世人对学佛的误解-概念推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从李玉刚“削发”看世人对学佛的误解-概念推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6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