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2015年4月8日全国政协机关报《国民政协报》刊登老法师谈传统文化的文章—《若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10-12 17:10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2015年4月8日全国政协机关报《国民政协报》刊登老法师谈传统文化的文章—《若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2015年4月8日全国政协机关报《国民政协报》刊登老法师谈传统文化的文章—《若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2015年4月8日全国政协机关报《国民政协报》刊登老法师谈传统文化的文章—《若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

中国网佛教新闻

  净土窍门:若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15-04-08期12版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中国传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因为从世界各国来看,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绝无仅有。

  中国传统道德

  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或者说中国传统道德有哪些内容呢?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中国传统道德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在《礼记·大

佛教用品捐赠新闻

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世界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世界平。

  这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独特之处,就是“格、致、正、诚、修、齐、治、平”。意思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世界八个步骤。先从自己开始放下对物欲的追求。懂得事物,把规律找出来,正心、诚意就不用讲了,修身就是修自己,然后齐家,把家治好,然后再治国,治国今后是平世界,世界各国平等对待和气相处就是世界宁靖。小我要从心坎出发,正心、诚意,一向推到治国、平世界。这套系统的步骤,属于伦理道德范畴,也属于政治范畴,是其他任何国家所没有的。

  第二,“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在我看来,这是中国伦理道德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就是说,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精神支柱。除了这个提法外,前人还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说法,意思也都约略相同。

  第三,“三纲六纪”。作为封建社会的重要行为准则,“三纲六纪”在我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感化。虽然从现代社会来说很多说法并不值得提倡,比如夫为妻纲等内容,因为夫妻应该是平等的。然而,我们还应该从中看出“三纲六纪”的精华所在,即它的核心是建立一个规则,一种行为准则。因为人类自有社会以来,必定要有一种规则来维系。比如现在马路上为什么要有交通警察?要有红绿灯?这就是一种规则,一种规章轨制,要求人人都来遵守,这样社会生活才能进行。如果没有这些规则,社会生活就不能进行。

  上述三个方面是古代伦理道德最主要的内容。懂得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大体就懂得了中国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

  骨气、爱国值得提倡

  我认为中国伦理道德中有两点值得提倡。

  第一点是讲气节、骨气。从心理上来说,一小我要有骨头。我们现在不是还讲解放军硬骨头六连吗?骨头本来是讲一种心理的器械。从精神上来说,就是气节。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就是说作为一小我,我有我的人格,顶天登时,不管你多大的官,多么有钱,你做得纰谬我照样不买你的账。

  古今这样的例子很多。

  同时,“骨气”这个词也不好译,翻译成英文也得用两个词:道德的“反抗的力量”或者“再接再厉的力量”,我们用一个“气节”、“骨气”,多么简洁清楚明了。人们为什么崇拜包公?就是因为他威武不能屈。“皇帝犯法”也必须和“庶民同罪”。

  我常对年轻人讲,不仅在国内要有人格,不能一见钱就什么都不讲了,出国也要有国格,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能忘记国格。

  第二点是爱国主义思惟在中国历史悠久。比如苏武北海牧羊而气节不改的故事,连小孩都知道。写《满江红》的抗金英雄岳飞,他的爱国精神更是历代传诵。又如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赤忱照汗青”,全都城有他的祠堂。近代、现代的爱国英雄也多得很,如抗日战斗中的张自忠、佟麟阁,等等。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绝无仅有

  其实,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藏,自成体系,内容数不胜数,假如需要完整地表述,也许需要写一部中国伦理学史来阐述。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傍边最精华的内容,在世界人类文明遗产中也有着特殊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世界上任何国家,从古希腊一向到古印度,尽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可是内容这么周全、年代这么久远、涉及面这么广泛的道德规范,在全世界来看,中国是独一的。现在中国周边国家,有一个名词叫汉文化圈,汉文化圈范围内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我再举几个例子。

  比如“孝”这个概念。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各都城没有把“孝”表述得这么具体。何以证之呢?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无数个与孝有关的故事。当然现在青年人也不像以前那样愚忠愚孝。“割肉疗母”我们也不提倡,可是就拿面前来讲,我感到我们中国的青年人比世界各国的青年人要孝得多,虽然程度不如以前了。

  我是研究说话的,我发明有件事很有意思:把“孝”这个词翻译为英语,用一个词翻译不出来,得用两个词。什么原因呢?因为虽然不能说外国没有孝,然则孝并非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以译以前就得用两个词。就是“忠诚”与“尊敬”,而在中文中光一个“孝”字就够了。这就说明“孝”这个词有中国的特点。

  关于中国

佛教展演新闻

传统道德在

邵阳县佛教协会新闻

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问题,我认为,从世界文化的成长趋向看,中国文化包括中国道德的精华,在21世纪的将来,会在人类精神文明的成长中,发挥更重要的感化。这是我所期望的。

  未下世界和平

  还需依靠文化的力量

  汤因比说过,全人类成长到形成单一社会之时,可能就是实现世界大同之日。

  我估计,世界的一统将在和平中实现。

  对于人类文明前途的问题,我也曾胡思乱想过一些。我现在想从哲学上或者思惟方法上来谈一谈我的设法主意。西方哲学或者思惟方法是分析的,而东方的则是综合的。这两种方法异曲同工,各臻其妙。这其实是老生常谈。然则,对于前途的分析却是不尽相同。

  首先一个问题是:能不能永恒地分析下去?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从理论上和逻辑上来讲,这是毫无问题的。然则,对具体的器械的分析,比如说对原子的分析,能不能越分越细,以至万世不竭呢?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就是分析的途径。一向到今天,这一条路是走得通的。现在世界上的物质文明就来源于此。这是事实,不容否认。然则,这一条路是否能永远走下去呢?在这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可以永远走下去,越分析越小,永不能穷尽。一种认为不可,分析是有尽头的。我赞同后一种意见。至于我为什么赞同后者,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我自己解释不了,只有等将来的实践来解答了。

  我认为,今朝西方的分析已经走得够远了。虽然还不能说已经到了尽头,然则已经露出了强弩之末的端倪。照今朝这样子赓续地再分析下去,总有一天会走到分析的尽头。那么,怎么办呢?我在上面已经说过,器械两大文化体系的关系从几千年的历史上来看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球已经快踢到东方文化的场地上来了。东方的综合可以济西方分析之穷,这就是我的信念。至于济之之方究竟若何,有待于事物(个中包含自然科学)的成长来供给了。

  (武宪威韩月整理)

  中国政协新闻网--国民网净土窍门:若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党建_共产党员网净土窍门:若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国民政协报净土窍门:若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原文出处:http://www.forouchi.com/news/?6765.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2015年4月8日全国政协机关报《国民政协报》刊登老法师谈传统文化的文章—《若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2015年4月8日全国政协机关报《国民政协报》刊登老法师谈传统文化的文章—《若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6354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