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法-慈善法出台将促宗教慈善“现代转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慈善法-慈善法出台将促宗教慈善“现代转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慈善法出台将促宗教慈善“现代转型”
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的《慈善法》是社会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是慈善制度建设的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制定《慈善法》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倡导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活动、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宗教界有关将宗教慈善纳入慈善法、加强宗教慈善法治化
以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为例。2013年,基于峨眉山佛教协会长期慈善工作的经验积累和六部委《意见》鼓励宗教界可依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开展慈善活动的规定,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应运而生。该基金会是由峨眉山佛教协会发起成立的社会公益组织,同时也是四川省首家由宗教界发起成立的慈善基金会。
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与以往峨眉山佛教协会的慈善组织有着很大的不同。峨眉山佛协或者下设慈善机构是以佛教协会这一社会团体为组织主体,开展慈善工作只是佛教协会的工作项目之一;而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是独立法人的具有较高专业性的社会组织,受《基金会管理条例》监督管理。《基金会管理条例》是为了规范基金会的组织和活动,维护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而制定。
然而,由于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身份的二重性,以及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于宗教组织的认知偏见,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比如,部分社会公众认为峨眉山行愿慈善事业基金会是峨眉山佛教协会“化
随着专业化慈善的出现,宗教组织的慈善势必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宗教组织毕竟不是慈善组
《慈善法》具有宪法和立法法所规定的“基本法律”属性,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开展慈善活动时必须遵守的,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也不例外。依照这一法律,宗教慈善组织要求明确自身定位、规范管理方式。在自身定位上,将宗教身份认同服从于社会性身份的认同,凸显其社会责任,在公共活动中体现慈善的全社会性,而不是局限于某种宗教。在管理上,按照《慈善法》的要求,打造阳光慈善,确保透明公开,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严格捐赠和资助手续,完善财务制度,提高社会公信力,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有着深刻的信仰背景、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自身优势,但在践行信仰和服务社会之间只有找到最佳切入点,才能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发挥优势和潜力。《慈善法》将规范宗教慈善事业发展,也必将引导宗教慈善的现代转型。
原文出处:http://www.emsfj.com/news/a/5780810713fea2f68f2805d493766637c3ab.html
以上是关于慈善法-慈善法出台将促宗教慈善“现代转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慈善法-慈善法出台将促宗教慈善“现代转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44526.html。